胡少江:“三没有”的行政结构害死人

胡少江

标签:

【大纪元4月24日讯】今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安徽省阜阳市销售伪劣奶粉导致婴儿死亡事件的批示。据报道,温家宝的批示包括三项内容:一是责成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调查;二是要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三是要加强食品、药品的专项整治。紧接着总理的批示,国务院召开了专门会议,并派出了调查组赶赴阜阳查明真相。

一国总理从报纸上读到了人命关天的大事件,于是表达义愤,作出批示,这些都是正常的。问题是,这件事在安徽阜阳实际上已经持续一年有余。受害婴儿高达一百多人,不幸夭折的婴儿也已经十多人。人们不禁要问:在这个令人发指的新闻到达总理的办公桌之前的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个国家的庞大的各级、各类政府机器为什么没有及时阻止悲剧的发生和扩展?数以万计的新闻媒体为何没有及时传播如此重大的社会新闻?

据说,阜阳市的有关部门也曾经试图制止事件的发生,例如他们也曾查封三十余种伪劣奶粉,但是市场上很快又出现了更多的改头换面的伪劣奶粉;他们也曾经查询奶粉的生产厂家,但是由于生产厂家都地处外省,而且包装上的电话、地址常常是子虚乌有,这些使得他们的查询非常困难;他们也曾请求有关厂家所在地的工商部门进行协助,但是这些请求却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

由此看来,基层没有权力、上层没有资讯、跨地区没有协调,这种”三没有”的行政管理结构似乎是导致伪劣奶粉持续杀人的一个体制原因。而且由于这种”三没有”的结构,谁都可以不用对重大事件负责任。人们不禁要问,谁应该对这种”三没有”的行政管理结构负责任呢?

基层没权力?此话不可当真。当今的中国,当基层官员想要权力的时候,他们是要什么权力有什么权力;要多大权力有多大的权力。”县官不如现管”、”土皇帝”等民间说法形象地说明了现状。至于地方官员们什么时候想要权力、要什么样的权力,则是中国基层官场上的全部学问所在。为什么他们能有如此的随意性呢?原因在于,他们的权力来源在上头,而不在民间。因此他们只需要应付上面就行,至于对普通民众,当然也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如果他们的权力直接来自民间、来自选举,他们便不敢以没有权力为理由对人命关天的事掉以轻心了。

上层没有资讯?资讯都到哪儿去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政机关,又是新闻检查、又是”舆论导向”,那些真实的资讯都被各级新闻检查官以维护安定团结的名义腰斩了。稍不听话,或是遭受申斥,或是罢官免职,更有甚者,随便找个什么理由送进大狱也是常事。而下级官员和新闻媒体则养成了吹嘘、逢迎的恶习,上级愿意听什么,就专门讲什么。这种制度下,那里还有什么真实资讯可言。在一个新闻自由的国度里,是不会有人抱怨没有资讯的。

跨地区没有协调?此话不假。中国的经济早已变成了一个地区分割的市场经济。当不同地区的企业之间发生纠纷的时候,司法部门常常感到无能为力。这是因为地区保护主义的存在。固然,现有的地区分割的税收制度使得当地政府偏袒本地企业;但是,地区保护主义如此猖獗、如此顽固的背后还有两个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原因。一是吏治腐败。当今的中国,几乎每一个有权势地方官员背后都有一批当地企业家为他们提供个人挥霍的财政来源。这样一来,在当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发生争执时,保护当地企业就是保护自己个人的财源。他们当然要不遗余力。第二个原因是司法机构对当地党政部门的依附。中国没有独立的司法制度,地方党政官员与司法系统互相交织,本是一体。在这种腐败的吏治和依附的司法制度的交织作用下,那里还有什么跨地区协调可言。

中国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有十三亿之众的芸芸苍生,一个总理纵有菩萨心肠和三头六臂,在和各类不公平、不道德的悲剧的搏斗中也是苍白无力的。要想有效减少此类悲剧的发生,应该从解决”三没有”的行政结构入手。而要解决”三没有”的行政结构,得从民主选举官员、实行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做起。温家宝总理和他的同事们,他们想做吗?他们敢做吗?他们能做吗?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胡少江:中国政府 财政债务知多少?
胡少江:从农业贷款的流失谈起
胡少江: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分子往往更反对全球化?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