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斯又现之时–回顾2003年萨斯时期中国经济

人气 6
标签:

【大纪元5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张育艳、白玉综合外电编译报导)2004年4月22日北京发现一例SARS疑似病例, 5月1日SARS可能病例已达九个。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说,对北京、安徽两地SARS疫情感染源仍在调查,SARS已经受到控制则是言之过早。种种现象让人担心萨斯病可能会大规模卷土重来,首当其冲的将是中国经济。

在2003年萨斯最严重时期,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旅游业以及其他依赖人群接触的服务业,例如旅馆、餐厅、及购物中心。此外,包括民航、铁路、陆路运输、餐饮业和酒店业等也出现了显着的损失。华盛顿邮报2003年6月27日报导,中国国内的航空旅游减少了80%。BBC 2003年5月14日报导北京2003年4月份海外旅客人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0%。BBC报导引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估计北京的服务业在2003年头四个月共损失4.5亿元人民币(约5千5百万美元)。 华盛顿邮报报导中说,根据中国商业联合协会(China Business United Association)的统计,中国的百货公司销售额在2003年三月到五月之间下跌了80%。

其他邻近国家服务业者也都叫苦连天。华盛顿邮报的报导中说,香港的旅客人数骤减80%,香港机场采用减低降落费的方式来鼓励航空公司恢复航班,香港地区餐厅的生意也跟着下滑。新加坡旅馆的住房率跌到只剩下个位数﹐世界旅游业管理委员会在一项报告中估计萨斯在整个亚洲造成的旅游相关行业的损失约为100亿美元。

华盛顿邮报的报导中说,受萨斯影响最剧的服务业也正是中国官方赖以增加新工作机会的行业。在上海,2003年四月份的工作机会下降超过16%,而找工作的人数增加了20%。而2003年五月份的工作机会又额外减少了30%,餐厅、旅游业、零售业及运输业的工作机会与前一年相比,只剩下四分之一。

亚洲时报2003年6月19日报导,专家估计,2003年波及全球的SARS疫情已给中国大陆造成4千亿元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GDP)10%,其对经济的影响远胜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1998年的大水灾。

BBC的报导中引述经济学人专家–卡维的话﹕“除了个人消费受到影响之外,出口也受到了冲击,因为外国的买家不能去中国。另外对于外来投资在未来是否会出现下降也存在担懮。所以,萨斯一开始影响的是航空客运和旅游业,但是它的影响已经扩散得相当广。”

华盛顿邮报的报导中访问瑞典英泰峡公司(Intentia International) 的老板大卫-霍魄(David Hope)说:“我必须承认我曾经问我自己,到底情况会变成怎样?这会不会又是一次瘟疫?”他的公司是软件制造商,供应电脑系统给全亚洲的服装设计厂。为了避开潜在感染可能性,购物中心无人光顾,致使流行商品的制造商也无心花钱在采购新软件上。2003年四月份,当一位应征工作者抵达香港分公司时,他戴上橡皮手套、防护镜及外科手术面罩,没有人握手。

华盛顿邮报的报导中说,照相软片业巨人柯达公司一向依赖在中国的强势行销。该公司总执行长丹尼尔-卡坡(Daniel Carp)说:“萨斯的爆发以及地缘政治的紧张状态使人们不愿参与活动,进而影响拍照量。”行动电话公司诺基亚及摩托罗拉在华尔街宣布由于萨斯的缘故,他们2003年第二季在亚洲的销售减少。在中国行动电话代表一项重要采购,如果购物中心内空无一人,销售量自然会减少。北京摩托罗拉公司一名33岁的经理证实感染了萨斯后,在北京18层高的办公大楼从2003年4月29日起便关闭直至5月12日。

华盛顿邮报的报导中说,萨斯对经济造成严重且深远的打击﹐使得亚洲经济的未来令人裹足不前,因为造成病毒滋生的环境依旧存在,也就是中国南方,动物被养在肮脏、拥挤且离人居住的房子很近的地方,这里为新病毒提供了一个潜在的生长环境。事实证明,这种病毒果然在2004年卷土重来,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对北京、安徽两地SARS疫情感染源仍在调查。

华盛顿邮报的报导中说,同时萨斯危机也使群众对北京发布的消息之可靠性更加存疑。一些观察家对北京先前的过失感到不解:官员掩盖病毒出现的消息,抑制当地新闻自由,对于病毒向全球扩散的程度向全世界撒谎。(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北明:美国媒体如何“侦破”萨斯疫情
萨斯阴影下中国度五一长假
防萨斯加拿大加强入境检查
中国五一预计9千万人外出旅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