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报分析中国望子成龙现象

人气 16
标签:

【大纪元5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天光、魏德编译报导) 基督教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5月9日报导了中国大陆如火如荼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象。文章说,正如美国80年代曾风靡“超人婴儿”一样,如今中国追求成功的文化在竭力培养超人子女。年轻的中国父母在催促其子女成为无所不能的一代。

中国人普遍希望中国能受益于一代才华横溢的超人。全国都风行为3至12岁儿童开设的周末才艺班,都市内的家长多为此花费其收入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寄希望子女有一天“成龙”,成为同辈中的强者。中国正在急于超人一等。

大城市内的公立小学设周末“数学奥林匹克”班,提前教授几何代数等内容。私人教师电话网络私底定价和私立学校正在兴起,教授项目包括舞蹈、初级物理、书法、音乐、空手道、网球和艺术等。最受欢迎的科目:英语。

一所钢琴私立学校 — 绝佳艺术中心向各位家长介绍说,他们的子女在学校开发“八种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积极的思维能力、大胆表现力、深刻理解力、稳定的自控力、记忆力、协调能力和出色组织能力。

文章说,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山西省会太原市80%家有小学生的家长会送子女去学额外本领。北京居民更是相信一句中国古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说,这句话是指成为象比尔-盖茨和希拉蕾-克林顿式的成功人士,能够掌控自己周围的环境。

但是从地方官员到祖母,还是有一些人对这一趋势表示反对。北京一位社会趋势研究学者说,现在大家都认为如果你不是条龙就是条虫。谁也不愿意那样。家长表面都说不在乎同代人的压力,不愿让孩子们太累。其实他们都在乎。我认为这有一部分原因是虚荣。谁都想说自己的孩子很有出息。

人民日报的一位专栏作家陆清(译音,Lu Qin)批评“过头”的家长们有“五过”:过高期望、过头保护、过于宠惯、过多干预和过火挑剔。

文章说,如今无休止的学学学已成不可挡之势。家长如认为自己的孩子有培养前途,可选择一对一音乐教学,要求“三A”级教师(每90分钟40美元)。或者他们可以选择2至10人不等的班级,由“F”级老师教课,每人仅需交50美分。每位教师的介绍和等级都张贴在门外。

安蓓今年8岁,她从4岁起开始学习舞蹈和绘画。她母亲还要她学数学。她同时还要学钢琴和英文。数学每学期要25美元,家里每月还要为她学钢琴交85美元。这个双职工家庭每月收入共500美元,对北京来说已算不错。

她母亲说:“安蓓在积攒上重点中学需要的额外分数。我们不能让孩子拉下。”一位母亲这样形容能否上得起这些课:“我们能否付得起不重要,我们必须得付。怎么着也得想办法儿找到钱。”

当然,这一经济现象的另一方面是,许多每月约挣250美元的教师和艺术家们有了额外收入。去年11月国营媒体新华社不无悲哀地指出,现在许多老教授悄悄去教刚会走路不久的孩子。有时,家长付他们的报酬比他们在大学挣的工资还高。新华社报导说:“教授愿意这样降低身份去教书令人悲哀。”

文章最后说,在一个爱国情怀深邃的国度,才华倍受赏识。随着中国预计自己自然会在亚洲处主导地位,必须能够自豪地宣称自己拥有一代才华横溢、成绩斐然的新生。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社会经济学家何清涟 谈中国经济发展 第一集
上海BMW亚洲公开赛英国球员戴森暂居领先
台联倡台湾主体性但是不急独
石原慎太郎:扁连任促进亚洲和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