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有再度发生金融危机的危险

标签:

【大纪元5月7日讯】亚洲时报Alan Boyd5月7日报导﹐热钱的流入,银行部门的脆弱,外汇制度的僵化,管理方面的缺陷,当所有这些与其他结构缺陷1997年交织在一起时,终于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亚洲经济的10年发展成果毁于一旦。

如今那些遭受了金融危机打击的国家和地区的收入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而且亚洲今年的经济表现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尽管长期的贫困问题依然存在,但随着财富向偏远地区扩展,贫困水平正在逐渐降低。

然而,由于管理者对大量老问题仍犹豫不决,金融危机的阴魂不散。这些问题包括:如何降低对出口收入的过度依赖;如何为企业提供大量廉价的当地资金;以及如何保护外汇机制免受外来冲击等。

亚洲开发银行(ADB)4月28日在其年度《亚洲发展展望》说,僵化的汇率和对外汇的不当管理增加了再次爆发金融危机的危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也发出了类似的警告,二者曾向饱受1997年金融危机打击的印尼、泰国和南韩提供了一揽子救援计划,并敦促这些国家进行改革。

ADB在报告中说:“外汇储备累积起初反映了决策者的谨慎行为,但渐渐因亚洲多个国家汇率制度僵化所衍生的市场投机行为而愈滚愈大。” 根据ADB的统计,亚洲(不包括日本)的外汇储备2003年增加了18%达到1.3万亿美元, 而在1997年仅为4970亿美元。

外汇储备表明一国偿付外债和支付进口的能力。6年前若增加外汇储备,可被视为谨慎的经济管理行为,因为雄厚的外汇储备能够充当防火墙,抵御外来的突然冲击。

但经济学家担心这些备用基金中过多的美元和国库债券会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在地区强势货币削弱出口竞争力和美国收紧货币政策的情况下。

亚洲各国央行大买美元,增加国内的资金供给,而央行势将透过发行债券或国库债券吸收,导致短期利率上升,增加国库的负担。一旦未加吸收,这类资金可能引发信用扩张,导致资产泡沫化,坏帐可能因此增。

ADB首席经济学家阿里说:“货币供给扩增的后果是资产泡沫化,这反过来可能导致另一波金融危机。此外,这类投资的资金属于热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样会导致经济不稳定,无助于经济稳健发展。”

ADB说,由于亚洲外汇储备以美元和美国国库债券为主,一旦美元贬值,外汇储备价值可能缩水。因此亚洲国家迫切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外汇储备政策。

时至今日,那些结构性缺陷依然存在:

银行有大量坏帐,且尚未按国际标准改革借贷和风险体系,从而导致信用等级下降和成本升高。

公司透明度很低,外来投资者担心在合资企业中没有发言权;为上市公司制定的申报规则经常得不到执行。

没有强大的国内供应网路,导致生产商不得不依赖那些易受汇率变动影响的进口零件、物质以及中间商品。

政治体制仍处于过渡阶段。1997年爆发的那场金融风暴导致印尼、菲律宾和泰国出现了一轮政权更替。上述3国连同印度、台湾、马来西亚、南韩、斯里兰卡、巴基斯坦、香港和尼泊尔的政局都不稳定。

但这些挑战能否解读为另一轮金融危机的早期征兆,抑或只是1997年金融危机后恢复阶段的困难?答案在于亚洲经济决策者如何应对以及国际社会在这个问题上有多大影响力。

该地区财长正寻求以外汇集体安全的形式进行银行和经济合作。东亚国家根据《清迈倡议》在进行13个双边货币交换协定的谈判,涉及金额330亿美元。根据《清迈倡议》,它们打算设立备用基金,供一些国家在遭受投机性攻击时使用。

东盟及其对话伙伴正在发展有助于平衡外汇压力的证券市场。它们还希望发行一种地区货币,但由于缺乏政策协调,这一设想尚不具备可行性。(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IMF主席辞职 吁重新思考因应金融危机之道
新增不良贷款威胁中国银行改革
财经简讯
中国收紧信贷 防触发金融危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