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结束 考前须签“诚信承诺书”

数项指标不同往年 考生数大增 严打集体舞弊

人气 10
标签:

【大纪元6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强综合报导) 10日上午,随着江苏、广东等地考场考试结束,2004年中国高考落下帷幕。高考阅卷工作随即展开。今年高考人数723万,较去年增110万。农村考生人数首次超过城镇,占55%。继去年高考日期提前一个月﹐今年高考的显着变化包括﹕11省市自主命题﹐教育部强调重点打击有组织的集体舞弊﹐考生在考前全部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高考生态群”现象的社会影响更为突出。

*考卷武装押运 统一阅卷

同在全国多数地区一样﹐北京考区8日已经结束考试﹐这些考卷被武装押运往设在北京几所大学的高考阅卷点。各阅卷点采取严格保密措施。统一阅卷9日开始﹐预计6月25日成绩单出台。

*高考后未见太轻松

考生伸开双臂﹐“解放啦!”这是全国各地考场结束铃声响起时的常见景象。据新华网随后一项对近6,000考生高考后意愿的统计表明﹐30%的人要“跟同学们好好玩一场”﹐23%的人想“做自己考前不能做的事”﹐19%考虑“到离家远的地方旅游”﹐14%“老老实实在家里休息”。

几天来一直接送并陪在考场外焦急守候的家长们并没有太放松。据了解﹐安抚考后感觉不佳的孩子或担懮孩子外出旅游太过放松乐极生悲﹐还有两周后的成绩公布﹐以及其间对高考院校﹑专业志愿的咨询和填写等﹐许多家长有操不够的心。

*北大清华赴港招生面试

据报导﹐中国大陆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近日到香港免试招生,其面试题目出包含物理及数学等,其中第一条问题竟然是涉及政治倾向性很强的“谈谈基本法第二十三条”﹐将不少香港高才生难倒“封咪”。

*教育部严打集体舞弊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高考前表示,今年将严查三类舞弊行为﹐即代考﹑利用通讯设备作弊和有组织的集体舞弊。他特别强调重点打击有组织的集体舞弊。

教育部9日通报了已发现的8起高考舞弊案件。作弊考生被取消高考全部科目考试成绩。另据南方周末跟踪发现﹐湖南省31名来自株洲市南方中学的高二年级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参加了今年的高考﹐认为高考资格审查有漏洞。

据往年媒体报导﹐有组织的集体舞弊现象一般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甚至高校新学期开学后数月才被揭发。据2001年大陆媒体报导,河南省一些高中专门花钱从外地雇佣大量学生冒名参加高考,来提高学校的高考升学率。

*中青报质疑诚信考试承诺书

据中国青年报9日发表题为“高考诚信协议成了一纸摆设﹖”的报导﹐提到在被其询问的18名北京考生中,两人记得签署了协议,两人无法确认,14人对此事一无所知。

据报导,北京市是在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在填报时,必须先签了协议并提交,才能继续后面的程式。西城区的一位校长告诉记者,“其实,每个学生都签了这个协议,只是他们没有注意。”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认为﹐在一个法治社会,个人的签名很多时候具有法律意义﹐学生应学会认真对待自己的签名权。

*自主命题和“高考移民”

高考自主命题在北京、上海已实行多年,教育部今年增加了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9个省市。

纵观近十多年中国高考统一试卷的录取情况,每一年都有很多省市抱怨高校录取线对不同省份不平等,差距甚至高达近百分,对某些重点城市或地区“过分”优待。各省市自行高考命题,使“不平等”抱怨由于不再统一试卷而失去依据。此类矛盾将更多的转嫁为各地区在各大高校的录取份额大小之争。

“高考移民”是另一个导致高考地区争议性的社会现象。“高考移民”是指通过迁户口等投机方式入到落后的地区参加高考,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并逐渐形成“高考移民”潮。高考移民绝大部分来自基础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因而他们的高考成绩往往优于移入地考生,从而在分数上占优势,最终顺利进入自己期望的高校。

基于地方保护,近几年中国各地制定了相应的“封堵令”应对高考移民。2003年陕西省明确规定:在陕西省常住户口不满3年者不得报名高考。

*“高考生态圈”社会功效显露

高考期间﹐在许多考点的场外﹐往往围满了数倍于考生人数的陪考者。他们包括考生的父母和亲友。由于中国20多年的计划生育控制﹐考生绝大多数为家族中的独苗﹐其仕途未来更受关注。长沙晚报报导了一位86岁的老人被子辈推着轮椅到考场为孙子鼓劲。

政府从教育﹑公交﹑医疗﹑警力和急救中心等为高考护航。商家也纷纷利用高考“商机”大发横财。各星级酒店在高考房经济战中纷纷推出“绿色高考房”﹑“避暑房”﹑“护考绿色客房”、“状元客房”等,个餐馆饭厅配制出“高考营养套餐”,如“状元饼”、“高中饭”等特餐。

还有广告出售“高考兴奋剂”﹐甚至非法出售“高考试题”﹑高科技“作弊工具”等。

今年七百多万的考生其实际牵扯的人数(包括其家庭、教育系统、政府和商家)保守估计有上亿人﹐构成独特的“高考生态圈”﹐而且更多新生代成员在广大农村滋生蔓延。

“高考生态圈”一年一度的周期性演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已经显露﹐尤其体现在对百姓情绪起落影响上。中国教育部来针对高考的一系列改革﹐最引人注目的是从去年起将高考日期比往年整整提前一个月,即选在6月7日开始。

*试卷押运的起点在皖南山区

2004年6月1日下午,武警安徽省总队第五支队9名军人,执行秘密押运任务。2003年,四川某地就曾经发生高考试卷被盗事件。1996年安徽高考押运车辆还出现翻车事故。

试卷押运的起点在皖南山区某地,这里担负着安徽、江苏、浙江、江西、上海、福建等华东地区数百万考生高考试卷的印刷,厂区人烟稀少,电子干扰仪常年开启,所有通讯工具全部失去作用。试卷押运的目的地是合肥,全程400公里,并有近200公里的山路。担负押运的是6辆邮政车。

与此同时,中国其他省市的押运车队也到达考卷秘密印刷厂。启运是在凌晨,夜黑得不见五指,武警战士一人一车,荷枪实弹。

2003年以前的中国全国统一高考日期都选在7月7日开始。那时全国教育系统内出高考生外都进入暑假期,大学和中学的师资力量能够充分利用了应付高考。由于春夏之交一向是令北京当局紧张的中国社会不满情绪的躁动期(如一年一度的6月4日敏感期)。高考日期提前后﹐从各方面资源角度看﹐社会负担虽然大量加重﹐但“高考生态圈”在此期间的互动分散了更多的社会关注,也冲淡了中国民间对政府的不满情绪。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科学家称智力影响健康
彭令范:我的姐姐林昭
立委提名 王金平:胜选实力原则无可取代
江苏近千初中生竞争“空姐”场面火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