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侨团领袖共商华埠未来

“迈入21世纪的华埠”系列演讨会终场于中华公所举行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记者林青纽约报导】6月26日下午纽约市立大学亚裔研究所在中华公所二楼会议厅﹐举办了最后一场“迈入21世纪的华埠”系列演讲会﹐中华公所主席陈玉驹﹑法拉盛华商会会长傅鹤鸣﹑布禄崙华人协会会长麦保罗应邀参与了此演讲会﹐会议中三位侨领回顾了三大地区华人社团的发展历史﹐并就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研讨会吸引了众多关心华埠发展的西方学者和居民﹐中华公所会议厅一时座无虚席。

演讲会由纽约市立大学亚裔研究所发展部主任托马斯博士主持﹐会议同时提供中﹑英﹑粤语翻译﹐以方便所有来宾。

首先发言的是中华公所主席陈玉驹﹐他说华人驻脚纽约始于19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最初纽约华侨来自美西﹐前身多是创建铁路的华工﹐后由于种种原因相继东迁﹐来到纽约谋生。具有120年历史的中华公所在华裔移民安身就业﹑出入境保证﹑排难解纷﹑乃至争取权益等问题上做出了许多努力。

陈主席在谈到大华埠21世纪的前景时﹐满怀信心﹐他谈到华埠的人力资源十分充足﹐资金亦不匮乏﹔各行业人才鼎盛﹐大批华人已打入尖端科技和金融财政等重要工商领域﹔同时华埠扩展没有局限﹐纽约下东城的华埠﹐由中心地带急速向四周扩展。

中华公所在大华埠的今后发展上﹐尽其所能将致力于下列三项工作﹕1)团结社区力量﹐共商如何振兴华埠经济方案﹐向政府反应﹐寻求解决办法。2)组织华裔选民发挥选票力量。3)呼吁华人家庭重视和鼓励子女学习中文。

许多人认为法拉盛的发展很快﹐法拉盛华商会会长傅鹤鸣在介绍法拉盛时特别谈到﹐他觉得法拉盛的发展华商会的最初一批商家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他们投资到法拉盛 ﹐那时的地价很便宜﹔媒体对法拉盛的报导及关注吸引了许多华裔投资者﹔社团的成立使华人互相关心﹐安居乐业﹔市议员刘醇逸在华人社区和市政府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

对法拉盛的未来﹐傅鹤鸣比喻到会象凤凰般重生。法拉盛最近几年在住宅业﹑地产业﹑商业区等方面都有较快发展。关于具体的做法﹐他提到老一代移民应学习英文进入主流社会﹔而第二代移民则应回到华人社会。

布禄崙华人协会会长麦保罗在谈到布禄崙的发展时说﹐布禄崙的华人主要居住在8大道﹐华人的居民也在日益增加﹐餐饮业和超级市场增多﹐方便了华人生活﹐同时也带动了地产业的发展。

布禄崙华人协会经常给华裔提供各种教育及移民方面的资讯﹐帮助华裔解决后顾之懮﹐同时也进行一些职业培训﹐也将华人关心的问题及时反应给政府机构和官员。但是布禄崙六到七成的华人还是要到曼哈顿华埠就业﹐我们的发展也离不开华埠的关心和帮助。

不少到会者也提出了自己对华埠未来的发展意见﹐讨论场面热烈。(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刀叉和筷子的启事录”作者新州演讲会
回顾里根84年人民大会堂演讲
台湾法务部长陈定南访美
台湾会馆老人中心庆祝双亲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