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制香港民主北京频下重手

标签:

【大纪元6月29日讯】﹝自由时报特派记者苏永耀╱特稿﹞即将到来的香港七‧一游行,北京政府高分贝喊话,并展开连串温情攻势,包括同意发给香港民主派议员与部分民运人士回乡证,民主派显得反应不一,部分团体仍主张要求“还政”的游行,香港特区政府则显得低调,少有发言;种种情形看出实施七年的一国两制已然走调,正演变成京港之间的直接角力。

  “一国两制”的名存实亡,也让本周四七‧一游行更凸显意义。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王家英博士清楚指出,相较去年七‧一游行逾五十万人参加,这次或许较少,但却会令北京政府“更为尴尬”,因为这是在北京人大否决掉“双普选”(二○○七特首直选,二○○八立法会普选)后,港人仍要求“还政于民”,这不仅是直接针对北京政府,而且是表达某种程度不信任态度。

  王家英认为,分析这两年的七‧一游行,去年议题较为多重,游行民众诉求反对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抨击特区政府未能搞好经济,及不满SARS蔓延等,主要对象可说是特首董建华。但这次即将到来的游行则不同,是很清楚地要求立法会与特首普选,集中的民主诉求,“政治威力应会更大”,甚至延烧至9月的立法会选举。

  另方面,港人民权意识高涨,北京政府的回应态度也逐渐强硬,上周正在香港访问的美国前亚太副助理国务卿谢淑丽便以“下重手”,形容最近一年北京政府对香港政治的直接干预。

  对此变化,香港城市大学公共及社会行政系教授郑宇硕点出几个重要事件,他认为2002年的特首选举,支持董建华连任者最高比率仅达二十六%,显示绝大多数港人已经不支持连任,北京方面也掌握这项发展。

  纵然知道董建华已经“不行”,但北京政府基于“稳定压倒一切”原因,不仅未换下董,并在特首选举做出干预的动作。郑宇硕表示,本来董建华连八百人选举委员会都无法通过,但北京要求选委会必须由秘密投票改为“提名公开”,造成七百多位委员纷纷表态挺董,此举相对也说明北京政府对特区政府已经缺乏信心。

  郑宇硕指出,2002年6月底,当时负责港澳事务的中国副总理钱其琛来港,表达“民主不能太快”、“港币汇率稍高”,也说“基本法二十三条应该立法”等,这些话过去中国从不公开说,但从那时起已不加避讳,港府则只能在后头被动回应;隔年,就出现五十万港人的大游行。

  去年七‧一过后,香港社会一度归于平静,不过,12月的香港区议会选举,民主派大胜,亲中的民建联大败结果,不仅让政治观察家跌破眼镜,也连带震惊了北京与特区政府。王家英认为,虽然区议员不过如同台湾的里长般,权力相当有限,不过,选举结果让北京政府嗅出香港民众的意向,如不加以处理,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立法会议员刘慧卿表示,北京政府之所以急忙在这次游行前透过人大否决双普选,就是避免给予港人“过高期望”,并成为9月立法会选举的诉求议题;去年7月9日由于立法会将讨论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才会让港人义愤填膺,在7月1日站出来要求取消立法;中国政府这次学乖了,先腰斩港人还政于民的期待。

  特区政府角色模糊,北京政府干预由暗转明,表现在对香港社会的各种控制上,包括李鹏飞等三位广播名嘴辞职,成为港媒普遍讨论的话题,不愿具名的香港时事评论员直言判断,只有北京政府才能对港媒的老板,有那样大的影响力。

  此外,北京政府亦积极展开对香港民主派的分化,负责港澳事务的国家副主席曾庆红提到“愿意与香港不同界别沟通”后,港媒对游行的态度则渐呈一面倒的态势。相较去年七‧一,港媒鼓励民众站上街头,今年的港媒则显得噤若寒蝉。几个主要媒体均将中国政府的喊话当成重要新闻,并大幅报导,例如信报在社论上便说“和解大气氛已然成形”,塑造香港社会需要“稳定”气氛,对游行新闻则低调处理。

  明报则刻意以全版评论文章,表明立法会选举应该“保留功能组别,民主与贤能混合”立场性态度,还说香港的政改是“掺杂着热望、误解、野心与机谋”,并引台湾某政治学者表示“自李登辉开始的民主运动,民主只是夺权工具,目的是台独”;因此文章强调要拒绝一种宣称高于国家主权的人权、自由的观念,不要使民主成为“脱离国家的工具”。

  刻意将民主污名化,是港媒近日的特色,尤其台湾出现的选举纠纷,也让其大肆宣传民主不能过度,转来压抑港人对落实民权的诉求。

  尽管如此,王家英乐观认为,港人了解台港的差异,这种污名化策略应是有限。

  但另方面,包括长期关怀劳工运动的民主派议员刘千石提出“退一步,大和解”,民主党议员李柱铭亦提出“呼吁港人团结与中央政府合作”的动议,这到底是民主派新策略?还是北京分化策略已收效?随着京港之间的直接角力,妥协或前进,双方正步步为营,走一步,看一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香港十二岁钢琴手张纬晴夺得国际钢琴赛冠军
香港12岁女孩在美获钢琴赛冠军
国际禁毒日中国处决三十三名毒犯
龚如心世纪争产案上诉失败 财产归公公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