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严查舞弊 专家指制度是症结

标签:

【大纪元6月9日讯】(亚洲时报记者垚远八日报导)中国一年一度的高考如期而至,针对近年来各地高考考场上频频出现的舞弊丑闻,今年全国723万考生首次按规定签署了“诚信考试承诺书”,中国教育部更是三申五令要严查高考舞弊行为。有专家则提出,作弊严重的症结是以分数定终身,中国的应试教育走上极端所致,问题解决之道是中国高等教育要从精英教育真正转变为全民教育。

据中国中央电视台官方网站“央视国际”6月7日报道,全中国高考将在7日如期拉开帷幕。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723万考生在走进考场前全部签署了“诚信考试承诺书”,承诺自己将在高考中自觉遵守国家教育考试纪律和有关规定。显然,往年高考期间,各地层出不穷的舞弊现象,已引起了关注。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高考前夕表示,今年高考将严查三类舞弊行为。它们分别是:代考、替考;利用各种通讯设备作弊;有组织的集体舞弊。

根据新颁发的中国《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监考人员以及负责人员在考试管理、组织及评卷等工作过程中不负责任、甚至包庇纵容考生作弊者,除立即停止其参加当年及下一年度的国家教育考试工作外,还要由教育考试机构或者建议其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甚至调离考试工作岗位;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此,有专家则提出,中国国内考生的作弊现象之所以会这么严重,症结还是在于以分数定终身。中国的教育机制是淘汰机制,分数考不高,就意味着你被这个教育体系淘汰了,所以学生们想方设法,哪怕冒着损害个人诚信的危险去作弊得高分。解决之道是让中国的高等教育从仅属于少数人的精英教育真正转变为大众化的全民教育,让高考从“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转变为“引导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指挥棒”。

自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大学就成为老百姓心中的神圣的殿堂,成功的阶梯。1977年恢复高考首年,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录取27万人,比例是21:1,其时,中国社会一直将有幸能被大学录取的少数人称为“天之骄子”,很多因出身和地位而无法取得推荐上大学资格的普通人,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数量的快速增长,当年考大学的高淘汰率已不复存在。

中国高等学校自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新生,当年,全国高校就扩招了45万新生,增长幅度为42%,速度惊人,2004年高考录取率更是高达70%以上。

尽管大学的门槛逐渐降低,但是对于中国更多的莘莘学子而言,并不能就此松一口气,上大学依然是既定的人生目标,“能上大学,能上名牌大学,人生就等于已经成功了一半”更多的中国人认同这一看法。

“十二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在这一动力的鞭策下,每天起早贪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唯读应试书”,成为校毕业班学生高考重压下的真实写照。而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学校根本无暇顾及素质教育,压缩正常教学时间,用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复习备考,老师拼命“满堂灌”,学生负担过重,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心理承受能力弱。“举步维艰”、“进展缓慢”,有教育界人士如此形容目前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

而在中国农村,上大学更是唯一摆脱困境,走出农门的途径。据中国教育部统计资料,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总计723万,较去年净增110万名,增幅为17.9%。其中农村考生为398万名,占报名总数的55%,首次超过城镇考生人数。毫无疑问,鲤鱼跳龙门一条路——高考依然是他们不可多得的选择。

相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中国,高等教育依然是精英教育而不能真正地转变为全民教育,在这一状态下,初级和中等教育也只能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走,这场一次定终生”的游戏规则仍将继续。正如某学者所言,如果有一天,在中国“每个民工的子女都能进入大学读书”情况将会大不相同。(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科学家称智力影响健康
彭令范:我的姐姐林昭
立委提名 王金平:胜选实力原则无可取代
江苏近千初中生竞争“空姐”场面火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