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竹:从文明发展战略看外来宗教的引进

刘晓竹

标签:

【大纪元7月10日讯】引进外来宗教从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从政治层面看,外来宗教常常导致很多矛盾。但从文明层面看,引进外来宗教是中华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换句话说,印度教、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不仅仅是对儒、道、佛的补充,而且也是维系中华文明的生命力以及创造性活力的根本条件。国内的报章常常讲“中华民族复兴”,什么是复兴呢?我想起码要有两个东西,一是经济起飞,一是文化事业兴旺。中国经济能不能起飞,现在还言之过早,起码假冒伪劣产品到处泛滥,不能叫做经济起飞。至于中国的文化事业,它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创造性与活力,与春秋战国时期、盛唐时期的文化气象相比较,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

我的意思是说,中华民族的复兴必定是一个广义的中华文明的复兴,这不能从经济数位以及民俗文化来说明,中华文明不是GDP加狮子舞。文明说到底是一种动态秩序,当文明在睡大觉时,也是秩序,不过那是死气沈沈的秩序,万马齐喑的秩序,当然这也是文明衰落乃至解体的时候。中华文明似乎还在睡大觉。不错,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逐渐打破这个静态局面,但还不能说它使中华文明进入了创造性的阶段。假冒伪劣不是创造,而假冒伪劣到处泛滥恰恰说明中华文明还没有真正觉醒,没有达到清醒的自我意识。正因为不知道什么是真的,就无所谓什么是假的,而文化意识中的自我认同机制还是朦朦胧胧的。一句话,中华文明还在沈睡,只不过最近多做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梦,叫做假冒伪劣。

然而,中华文明怎样才能真正觉醒呢?在我看来,这个东方睡狮的醒来要靠刺激,尤其是来自外来宗教的刺激。泛泛而言,我们说中华文明需要大力引进其他文明的成果,但在深层次上,这些文明的底蕴是宗教,而不是器物,也不是洋枪洋炮所能带来的。中国被动挨打,引进器物以及舶来品,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并没有唤醒中华文明的内在动力与创造性。原因之一是中华文明很少能触及到外来文明的皮毛以外的部分,故没有心灵深处的相互激荡作用。

历史上的一个例外是,中国曾经成功吸收佛教,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文明并没有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失去了其固有的传统。文明之间既有相互冲突的一面,又有相互补充的一面。未来世界的各大文明能否和平相处,将取决于它们是否能够让相互补充成为主导的方面。此外,更为重要的是,中华文明从来是通过兼收并蓄得以维持不坠的。一旦固步自封、自我封闭,中华文明就要衰落,成为井底之蛙。

在孔子的时候,中华文明是有深厚的宗教基础的,那是它宗教情感以及宗教意识的底蕴,然而,在漫长的岁月中,这种底蕴逐渐被稀释,导致中华文明的精神资源的严重稀缺。这恰恰从反面证明,引进外来宗教是中华文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不是任何一个宗教的信徒,但主张引进外来宗教,因为中华文明的秩序似乎需要某种宗教的支点,需要在宗教精神上与其他文明相互激荡。否则秩序与活力的平衡点就始终找不到。比如,政府放开就乱相环生,就像现在的假冒伪劣问题,但政府一管就变得死气沈沈。可以说,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缺少社会自我节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宗教。宗教精神是文明秩序的综合治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当然也是创造性活力的动力来源之一。没有这个来源,那些深山古庙,一个也不会建起来,建起来也维持不下去。可以说,没有这个源,中国这么多文化古迹以及典章文物,很少会存在。

在政治上,外来宗教一直被看作是外力控制中国的工具,这个看法应该放弃,因为,从中华文明复兴的角度看,引进宗教不但是自我调整的必要条件,也将是到对外交流的重要渠道。历史上,儒家并没有简单、粗暴地排斥外来宗教,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遗产。这意味着中华文明不会导致发生在印度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之间,或伊斯兰文明与西方基督教文明之间的那种对抗冲突。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一脉相承、始终不坠,恰恰是因为它能够达到一种兼收并蓄的境界,而不是在取代与被取代的问题上浪费精力。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华古典文明,接受了佛教文明的洗礼,更为发扬光大,更加博大精深,现在则需要经受印度教、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的洗礼,才能达到新的发展境界。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刘晓竹:“六四”与改革开放
刘晓竹:中国社会中的两种人
刘晓竹:两岸关系的“剑拔弩张”与“暗潮汹涌”
刘晓竹:遏制教育腐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