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雨:都是借钱惹的祸!

闻雨

人气 9
标签:

【大纪元7月14日讯】这几年发生在新西兰的中国留学生绑架案,祸根可追究到借钱。其中一个案例,受害者曾经借钱给绑架者,甚至让对方共用自己的银行卡。绑架者为赖债,纠集同伙逼受害人再将车转让给他,还要“借”更多的钱,遭拒绝后,被劫持在自己车中的受害人遭到多次殴打。你信不信,他们两人出国前是邻居好友,父母都在同一单位工作。留学生借给朋友钱没有出于恶意;借人家钱的很多学生,最初未必想赖掉,到后来恩将仇报,惹杀身之祸,可能双方都始料不及。据了解,留学生之间乱借钱现象非常严重,一些学生胡作非为、铤而走险,可以说都是借钱惹的祸。

“小小财主”出国

小留学生们一个年龄比一个小,口袋里的钱似乎一个赛一个多。我不明白,为何他们的爹妈给他们那麽多钱?他们大概以为供应的钱越多,海外的宝贝儿子(女儿)越安全,有钱便万事大吉。除了学费生活费,每年给几万多到几十万零用钱,用得了吗?当然用得了!小小年纪,你给多少,他花多少。有些家长开始还查查账,控制其开销。过不了多久,小脑袋瓜越学越精,要钱理由一大堆,父母哪里顾得上说“不”。

我的朋友送儿子来奥克兰读书,儿子经常失踪,几个月学校家庭寄宿都找不到他,只有等他自己冒出来。他这边包三餐的寄宿费照付,那边住酒店,一点不在乎。我问朋友为何给他那麽多钱?“他要买电脑、考雅斯、买机票、看病。”但愿不是性病。

“他的寄宿家庭从来没有看他回家学习,哪里有电脑?”我不得不讲实情。但我知道,不管我说什么,儿子要,他肯定还会给。怎么有人在国内生意做得很大,管理大企业,可面对海外子女的种种恳求,大脑好象失灵了。最终朋友的儿子患输精管炎,被迫退学。小浪子回国时钱已花得精光。

20岁上下的留学生从父母眼皮底下逃脱出来,出国远走高飞,象出笼的小鸟,突然手里攥大把钱,没有任何理财经验不说,眼前一片灯红酒绿,需要新朋友,需要排遣寂寞,什么不想试试?开始花钱爱还战战兢兢,花久了哪里收得住?手脚大方有时会博得朋友们的赞许,做老大的滋味真爽!花光了怎么办?透支,到处借,到处骗,然后东躲西藏,逼急了就蛮干。

虚荣爱热闹本来是年轻人必经的阶段。没钱要眩耀,有了钱更眩耀,钱太多烧得不知道怎样眩耀。不停换车,开车招摇过市;身带大笔现金与同学混,出入校园。为了避免当地学生侧目,有的中学禁止中国学生带大额现金上学。一位学生带新款手机、现金、笔记本电脑上学校还不过瘾,买了两只酷似真家伙的气手枪到学校显示,有人报警,搞得全校虚惊一场。

中国父母是不知道哪?还是没办法?儿女怎么蒙都成,什么瞎话都信。攀比之风国内外都很盛,国内顶多比比手机,这里比的花样真多:比名牌,比车,比电脑,比妞多,父母赐给的财富成为交友泡妞的实力,在钱的使用上,留学生有自己的理解。有的以为钱可以换友情,可以博取芳心,以为用父母的钱能打天下。

借钱是不是行善?

同情弱者,乐善好施,救人于危难之中,被认为是美德。以前人们总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大家都等着别人“涌泉相报”,结果失望的人越来越多。梁起超与晚年的康有为在对方拮据时以巨资相助,体现师生情意,他们借钱不会介意对方还不还。当年蒋介石在上海欠了一屁股债,被人追杀。上海滩老大黄金容出面说情,并出资送蒋去东洋读书。当时蒋介石只不过是个一贫如洗的混混,黄不可能指望他还钱,钱等于白送。

为了行善而借钱,你最好做送人情的心理准备,否则徒劳无功,自讨苦吃。留学生大都拿父母的钱做人情,钱被卷去,哪里甘心?朋友开口借钱,反正银行里有闲钱,正好做人情,报以“量他也不敢不还”的心态。可有借钱的冲动,没有讨钱的勇气。生活中经常会有借钱之前彼此关系密切、借钱后愈来愈疏远的事。拿出钱的人怕人家再借而少来往;拿钱去的人怕讨钱也减少来往。那借钱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呢?为了朋友越来越少吗?

那借钱是否做善事呢?当有人急需钱治病,救灾饥民援助或将破产处于困境的人,你的慷慨解囊会令他们绝处逢生。但我发现留学生之间借钱并非严重到“救人于水火”、“让人起死回生”那样惊险的地步。往往因为留学生用钱失控、过度透支、赌博、嫖妓、追妞等的情况开口借钱,而且口越开越大。

即便那些可信的借贷行为,也使双方处境尴尬。一位家庭并不是豪富的学生借给同班同乡一万多纽币“救急”,之后汇率猛涨,同乡不愿多换,因而钱还得很慢。这位学生搞得自己无钱付房租,不得不要父母用高汇率换钱汇来。最后钱总算收回来,自己也付出了代价。不过与那些收不回钱的留学生相比,他算很幸运了。

另一个在奥克兰读书的学生也是借钱给大几岁的同班同乡,过了很久一点还钱的影子也没有。同乡要去基督城读书,他鼓足勇气要钱,回答是等到在基督城安顿下来在说。同乡到基督城不久,劝他来那里读书。慢慢他被说动了。同乡答应帮他报名交学费。他又胡里胡涂汇了一万多过去。都办妥了,他兴冲冲地飞到基督城,才傻了!同乡压根儿就没办人事,并露出凶相:“钱花光了,你小心点!我可以到学校、移民局告你的状。我是黑帮成员,在基督城你听我的话就没事。”

这个傻小子被连蒙带吓,乖乖地在同乡的同校读书,我不知道这样傻乎乎地被人控制吓唬住的学生有多少?

不懂得金钱的价值

有位16岁的男生,每逢两周的假期他都回中国一趟。我跟他父母电话聊,那口气,恨不能包架飞机给儿子运食物。

一位当地中学副校长告诉我,她接待过一批中国来的中学生,他们代表国内姐妹学校来新西兰作定期访问。半年学习之后,她依依不舍地送学生们回中国。大家都在机场拥抱话别之际,当中一个女生突然对副校长说:

“你能不能还我钱?你欠我3块钱!”大概她认为这是讨债的最后机会。

我的朋友蒙了:“为什么?”

“记不记得,上回学校组织我们旅游,有一个景点我没有进去,你应该把门票钱还给我。”

我的朋友努力地回忆以前发生的事。那回旅游活动,学生们先交了全部费用。到了其中的一个景点,这个女孩跟团里的一个小帅哥怄气,吃另一个女生的醋,拒绝进景点。我的朋友当时很尴尬:好好的惜别场面,让小姑娘搅了。据朋友讲,该女生平时每周打手机的钱4-5百纽币,不用免费的家庭寄宿的电话,用手机聊天,有时一聊几个小时。

“你要急需用钱,我可以给你。”副校长真心想帮她。那女孩扭头走进海关通道。

“对KIWI来说,这位女生的举动简直不可思议。”我的朋友似乎想从我这里找到答案。

灰色地带

在新西兰,没有人不借钱的。借银行、放贷公司,或向公司透支。但这些借贷行为有合同约束,受法律保护和制约。朋友之间借钱弄不好反而伤和气。多年前,我友借亲戚几万人民币装修房子。本来很近的关系,如今,他每次回国,亲戚就躲起来。实在躲不开,便死皮赖脸地说:“你们出国的人发大财啦!哪里在乎那小钱?”搞得他象咽了块石头。

为何亲朋好友之间借钱后翻脸的多?因为这种借贷关系是松散的,不管是口头协议或书面借条,借贷双方的权力和义务不明确,不受硬性的条件约束,是灰色地带。人之间的灰色地带隐藏许多不定因素和危机,是很多纠纷、冲突的起因。虚荣心驱使人装模作样,生活在虚设的荣耀里,被灰色地带包围,你的未来将危机四伏。

留学生太缺少借贷方面的经验,面对的蔴烦和周折更多。手中余钱多,不知如何理财,乱花钱,乱借钱,透支,朋友关系转眼成为债务关系。有人借上瘾,“借口常开”,借钱,借车,借房子,借电脑,借女朋友。借钱如同赌博,朋友越来越少,朋友反目,欺骗父母,欺诈,恐赫勒索,最终毁了自己。

我的建议是,向理财顾问咨询。明知借钱定伤和气,失朋友,遇到非借不可的时候,借大钱不如送小钱,即使自己的钱也是父母白送的。那样你至少不会伤害自己。那些被骗被坑的学生,一定明白我说的“借钱不如送钱,借钱等于送钱”的涵义。(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闻雨:我是留学生,我怕谁?
闻雨:“百年不遇的”的集体谋杀
闻雨:赵紫阳一旦逝世,会不会再发生“六四”?
闻雨:为什么中共害怕过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