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谈谈网上请愿活动

胡平

标签:

【大纪元8月17日讯】7月19日,被中共非法拘押五十天的蒋彦永医生终于获释回家。这件事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纽约时报》的评论形容,蒋彦永获释,等于是一个多次直接地与中共领导人对抗的人所获得的一场罕见的胜利。《华盛顿邮报》及《华尔街日报》的评论都认为,蒋彦永医生的获释是中共当局在面对海内外重大的舆论压力,才作出的最大让步。《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说,国际压力肯定在事件中起了作用,其中比较明显的,是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最近到访北京时,特别向中共高层当面提出蒋彦永事件,此外,中国的公众舆论以及网上知名学者的联署等,亦可能是原因之一。此前几天,《亚洲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特地提到中国网民通过互联网发表致胡锦涛温家宝公开信要求释放蒋彦永。文章说,近年来,类似的网上请愿活动已经给与中国民众前所未有的机会形成舆论压力,影响中共当局的决策,有时还起到了作用。

从这次蒋彦永医生获释看来,民间请愿活动的确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长期以来,一直有人对民间的请愿活动抗议活动活动表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些活动根本达不到目的,甚至还会帮倒忙。他们自己不签名,还批评那些征集签名的人是出风头,哗众取宠,是强迫别人做他们不想做的事,以争取自由之名,行强制个人之实。因此,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权拒绝参加。我们知道,捷克流亡作家昆德拉在他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这部小说里就描写到这样一个场面,医生托马斯的儿子拿着一份要求释放政治犯的公开信征集托马斯的签名,托马斯拒绝了,并且为自己的拒绝提出了一大套冠冕堂皇的解释。昆德拉自然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他的观点是错误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更应该听取哈维尔的见地。哈维尔指出:不错,在每一篇请愿书中,甚至每一个签名都有那么一点昆德拉所讥笑的那种成分。所以,我就不能反对昆德拉的讥笑、特别是因为那只是在小说里讥笑。我反对他,是他看不见,或故意拒绝去看事物的另一面,事物的那些不明显但也更充满希望的那一面。我指的是这些事物可能具有的间接的和长远的意义。昆德拉也许会成为他自己的怀疑主义的俘虏,因为这种怀疑主义不允许他承认冒着受人讥笑的风险而做出勇敢的行为可能更有意义。

哈维尔特别不能同意昆德拉书中的这种说法:请愿毫无用处,只是一些人想出风头。哈维尔说,受难者认为,当得知人们普遍表现淡漠无情、听之任之的时候,仍然有人了解他们,有人公开地站在他们一边对他们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这本身就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即使没有别的理由,这种情感本身就使那篇请愿书显得非常重要。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外面的人对我表示支持的消息能够帮助一个人在狱中生存下去。哈维尔进一步指出,请愿活动还有更深的意义:这标志人们重振士气、恢复公德心的过程的开始。

哈维尔谈到不同信仰、职业、年龄的人参加他发起的运动时说:“与其说他们是由于政治观点一致而聚集在一起,倒不如说他们是因为人的本性而走在一起来了的。在这里,人性超越了政治,促使他们团结在一起的动机首先是道德方面的。”是的,谁也无权强迫别人参与政治,但是对每一个人都可以要求:你起码应当成为一个公民。作为一个公民,他不但要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要维护别人的权利。当别人的公民权利受到侵犯和剥夺时,你不能无动于衷,因为这不只是对某一个人的侵犯,而且是对公民权本身的侵犯。我们完全知道,在目前的环境下,公开站出来向专制当局说“不”是有很大风险的。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做到这一点。但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一准则,如果我们未能达到这一准则,我们应该承认那是我们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反过来否定这一准则。

(转载自公民议政:www.chinesecitizen.org)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胡平:私产入宪与归还产权
胡平:从台湾大选看台湾的困境(下)
胡平:南非枪击案 江氏人马嫌疑最大
胡平: 永恒的纪念——读杨小凯《牛鬼蛇神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