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把握时机 凸显台湾主体性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平宇╱特稿

游揆出访引爆“台湾,ROC”话题,虽然类似议题过去一再发生,但每次挑起都能引发热烈讨论,既已在社会各角落发酵,这种现象值得台湾朝野正视,也必须妥善把握,才不会错失改革良机。

台湾更改国号兹事体大,短期内不易达成。不过,适当反映台湾主流价值,尽可能的尝试凸显台湾、扬弃中国,也是政府不应该回避的责任。

就此而言,游揆这次提出的“台湾,ROC”主张,值得肯定。但细数类似事件,去年九月,副总统吕秀莲为巴拿马政府将我简称China大发雷霆,我驻巴大使甚至为此自请处分;今年六月,吕秀莲在中美洲再度提出“台湾中华民国”说法,基本上与游揆凸显台湾的心意相似。

不过,相较于过去两岸长期在国际组织计较名称问题,过去几次台湾高层出访所引发的名称问题,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在国际组织、非邦交国,不可操之在我的变数极多,后者则多在邦交国,过去台湾自认为外交政策配合度最高的地方,其中的差异,主政者应该详思熟虑。

面对邦交国如何称呼台湾,台湾现在无疑是握有一手好牌,既然友邦大多愿意配合,决定权也操之在我,但为何还是争议不断?台湾游揆、副总统与即将出访的总统,称谓上大同小异,就是无法一致,是中国在背后打压?还是台湾国内仍未形成共识,只能即兴演出?

台湾的国际困境,中国当然是因素,但这个因素在国际组织中可以说得通,在非邦交国可以说得通,在邦交国说服力就相对弱很多。

这一次的争议,对于多数压抑的台湾民心来说,恐怕又是一番翻搅。只是若仅是在台湾高层出访友邦的即兴演出,旋即风平浪静,何不谋定后动,找出根本解决之道,才不辜负这一手好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