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边论战》职棒打了15年 玩出什么

标签:

【大纪元8月25日讯】(自由时报特派记者徐正扬报导)
若说雅典奥运棒球赛是小联盟展现实力的最佳舞台,一点也不为过。

自2000年开放职业球员参加奥运后,各国纷纷征召小联盟现役球员,甚至具有大联盟资历的球员参赛,使奥运棒球项目的生态出现明显变化,所以,古巴可以惨遭完封、日本“梦幻队”也会被海扁,各队实力的差距正快速拉近中。

本届奥运预赛排名3、4名的加拿大、澳洲2队,均以小联盟3A球员为主体,并搭配2A的潜力股,具大联盟资历者比比皆是,而排名1、2的日本、古巴2队,攻守战力坚强、平均,整体实力绝对在3A以上,就连荷兰、希腊,在打过大联盟、现役小联盟的球员助阵下,便足以令中华队大半场陷入苦战。

当然,中华队不是没有这种等级的人物,旅美的王建民、曹锦辉、陈金锋这3位已达3A水准,甚至具大联盟实力的好手,几乎是中华队赖以求胜、或与对手力搏的主轴,澳洲、日本2队均异口同声加以称赞,对中华队时陷入苦战,就是因为对上这3位大联盟级的球员。

即使是1A的陈镛基,脚程、击球点掌握、3垒守备功力皆令人眼睛一亮,旅日的张志家虽没投出应有实力,却也使尽全力分摊了2场重要赛事。

如果把这5人抽离,中华队还剩下什么﹖除了潘威伦对希腊、荷兰投了2场好球,林英杰对古巴中继4局称职,陈致远、彭政闵屡有佳作,本土职棒打者在对方3A、2A级的投手压制下,进攻能力明显降低。至于业余投手,扣除林恩宇对资历平庸的意大利中继2局外,面对3A、2A级的打者只能任凭宰割。

外国的月亮不见得更圆,许多来台湾职棒讨生活的3A、2A球员,被修理得灰头土脸的不胜枚举,但是,美国小联盟的水准,真的那么“小”吗﹖

答案很简单,来台湾的洋将,即使有3A、2A甚至大联盟资历,却几乎都已过气,球技、实力随年龄日增而走下坡,但在奥运,中华队碰上的3A、2A球员,绝大多数是可能成为明日之星的小联盟菁英。

在小联盟的生态里,能够升上2A的球员,就表示已经具有上大联盟的实力,后面就看个人的造化。至于3A,说穿了,等于是大联盟的“置物柜”,多了摆着备用,要用就随时拿出来。

国内职棒发展了15年,球员技术固然逐年进步,但是经过这次奥运,答案清楚地摆在眼前,我国职棒进步的幅度非常有限,放在同一个舞台上,实力的差距更为明显,若非征召旅外球员助阵,中华队的成绩只会惨不忍睹。

现今的棒球发展趋势,不再像1992年中华队拿到奥运银牌时那么单纯,有意发展棒球的各国,纷纷向美国取经,例如澳洲、加拿大过去根本不是中华队的对手,自80年代起,两国不断把球员送往美国职棒磨练,技巧、实力大幅提升,这次双双打进4强,称得上是成果丰硕的“收网”。

把有潜力的球员送往美国接受磨练、培训,似乎是加速提升台湾棒球水准的可行之道,澳洲、加拿大的例子,非常值得台湾棒坛参考,问题是,政府有关单位愿不愿意放宽,甚至解除兵役限制,业余棒坛、职棒联盟有没有胸襟容许好手出国取经。

中华队兵败雅典,该检讨,但不需要谩骂。失望、难过之余,更要正视,玩了15年的台湾职棒,究竟玩出了什么名堂﹖如果球团还是一心一意捞钱,千方百计地节省成本,不求长进,4年后,纵使中华队还有机会参加奥运,结果肯定一样凄惨。

国内棒坛和职棒主事者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职责,勇敢面对“技不如人”的残酷事实,真心付出,不要只想着发“棒球财”。

另一方面,球迷们也该觉醒,不能再盲目崇拜、溺爱球员,也应该对球员提出合理要求,督促球员进步,如果继续把球员捧上天,一旦参加高水准的国际赛,只会愈加自暴其短,换来更大的失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奥运棒球  一分输意大利 球迷不舍
组图:奥运棒球  中华4:5意外落败
棒球  黄忠义遭三记“球吻” 感想只有“痛”
台义之战  球迷脸上雨水夹泪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