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319枪击案 改造枪械刮擦痕是破案重要关键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孙承武台北10日电)检警侦办319枪击案,备受瞩目,专案小组在过滤二千多起地下兵工厂,起出改造枪械案后,侦办范围已大幅缩小;警方鉴识人员就枪弹鉴识原理分析指出,持改造枪械犯案特有的“刮擦痕”特性,正是未来破案的重要关键。

警方鉴识专家表示,包括弹底纹痕、撞针孔纹痕、退子痕、抓子纹痕、来复线纹痕等都是“工具痕迹”的一种,而且都是枪支弹道比对的重要依据。当子弹遭撞击击发瞬间,弹室内弹壳因火药爆炸力量而膨胀,并向外推挤或前后左右作稍许移动。

这时弹壳外壁会与枪管弹室内壁产生挤压或磨擦,当这种现象产生时,因枪管材质多为钢质,弹壳却多为铜质,两者产生挤压或磨擦,会在质地较软的铜质弹壳(或铅弹)上留下挤压或磨擦纹痕。

鉴识专家解释,使用制式枪支击发制式子弹时,依枪支口径及型号,使用适当子弹,这时枪支的枪管弹室口径大小与所使用子弹的口径大小差距甚微,也就是弹壳与弹室间并无太大空隙;即使火药引爆时,膨胀挤压或磨擦情况会相对减少,使得弹壳上刮擦痕较不易产生,这也就是为何通常情况下,制式枪械不易发现弹壳上刮擦痕的原因。

反观地下兵工厂的改造半自动型手枪,其外型、种类、规格没有统一标准,持改造手枪击发适用口径的制式子弹或改造子弹,由于弹壳与枪管弹室部分无法完全密合,会有剧烈挤压或磨擦现象,因而产生较多纹痕;也因此一般在枪弹鉴识比对,在无法从弹底纹、撞针孔、退子痕等一般常见纹痕中获得有力结论时,改造手枪击发的刮擦痕便成为枪弹鉴识的重要参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