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首都盼中国改汉城为首尔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1月25日讯】(美国之音记者齐之丰报导) 韩国首都当局1月19号宣布,“汉城”今后将改用“首尔”作为韩国首都的中文名称。韩国首都SEOUL的市长在宣布这一消息的时候表示,将向中国提出交涉,希望中国方面也做出相应的更改,不再使用“汉城”来称呼韩国首都。到目前为止,中国方面还没有对韩国的这一要求做出回应。在此之前,中国跟韩国在朝鲜/韩国古代史的问题上有一场至今还没有明确结局的争议。

*中国方面迄无回应*

在韩国首都SEOUL的市长宣布将使用中文“首尔”作为韩国首都的中文名称,不再使用历史上沿用的“汉城”之后,中国方面至今没有做出回应。

直到本星期二晚上,中国外交部的网站上在“国家概况”栏目中介绍韩国的时候依然是:韩国,国名 大韩民国(Republic of Korea)/首都 汉城(Seoul)。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的网站新华网1月19号刊登了一条韩国更改首都中文译名的消息,但是新华网没有对中国读者明确解说韩国当局提出的更改中文名城的确切理由。

*李明博:改变名称防止混乱有助交流*

韩国首都的市长李明博在说明决定把首都SEOUL的中文名称由“汉城”改为“首尔”的时候表示,汉语的华盛顿、伦敦、莫斯科都是根据当地地名发音来标记的,因此,韩国首都SEOUL在汉语中用发音相近的“首尔”来标记有助于避免混乱,有助于双方的交流。

韩国明知大学教授李东馥对记者说:“这其实不单纯是一个发音问题。你知道,在汉城政府提出的更改汉语名称的理由当中,有这么一条:有中国人给‘SEOUL国立大学’写信,但是,信封上写的是‘汉城大学’,结果,信件不是送到了该去的‘SEOUL国立大学’,而是送到了‘汉城大学’,因为韩国也有一个‘汉城大学’。”

李东馥说,韩国当局就是出于这种实际的考虑,为了避免双方日益密切的人员跟贸易往来中无穷的麻烦才提出更改“汉城”名称为“首尔”的。

*名称问题涉及利害关系*

人类学学者、史学/政治学学者们早就发现,自古以来,名称的问题在世界各地很多时候不仅仅是简单的名称问题,而且是牵涉到控制、拥有、归属等利害关系问题。

莎士比亚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当中的女主角虽然感叹,“名称算什么?一朵玫瑰花,/叫做别的名字,还不是照样芬芳? ”(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但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最后还是为名称的问题而死。

在儒家文化渊源深厚的中国、韩国、日本,讲究名称/名分更是有几千年的传统。儒家文化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中国跟日本围绕“钓鱼岛群岛/尖阁列岛”的名称分歧代表了双方对东海上的一组岛屿的主权要求纠纷,而韩国跟日本围绕“德岛/竹岛”的名称纠纷则代表韩国跟日本对双方之间一个小岛的主权要求纠纷。

*韩学者指中国从事历史帝国主义活动*

不久之前, 从事中国政府资助的一个历史研究项目的一些中国学者发表文章,把朝鲜古代高句丽王朝的历史划归为中国古代史,引起了韩国朝野各界的强烈反响。有韩国学者明确指责中国把朝鲜古代史划到中国历史的名下是从事“历史帝国主义”活动,是试图由历史搭桥,为今后干涉朝鲜半岛事务提供理由。

那么,如今韩国首都当局要求更改“汉城”为“首尔”是否也跟这一段中韩历史争议有关呢?李东馥教授说,在他看来,绝对没有这样的意思。他说,韩国方面要求中方按照韩国地名的当地发音来标记韩国地名,理由很简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李东馥:韩中应礼貌相待*

李东馥教授说,中国跟韩国是重要的友好邻国,贸易跟人员往来日益密切,双方都应当彼此礼貌相待。他说:“这个问题,我觉得多少是国家之间彼此礼貌的问题。一个国家对自己的地名有自己的叫法,另外的国家,比如中国,我觉得应当考虑这个国家对自己的地名的发音,并用相应的汉字表达其发音。假如中国接受韩国的建议,将对两国关系非常有好处。但是,韩国无法强迫中国更改汉城的译名。”

*中国外交部正在研究*

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表示将按照韩国方面的要求把韩国首都的中文名称更改为“首尔”。中国官方新华社的新华网发表的报导说,中国外交部正在对此事进行研究。中国的地图出版部门以及国际机场当局表示,在中国外交部做出决定之前依然沿用“汉城”名称。

与此同时,新华网发表了一大批反对并嘲弄韩国当局更改首都汉语名称的贴子。例如,一个贴子说:“没门,说改就改,撮(原文如此,此处当用的汉字应为“蕞”,音最)尔小国凭什么要我们改变称呼。”但是,新华网上也有的少量的贴子主张“应该尊重它国的意愿!”

相关新闻
南韩首都汉城 更名“首尔 ”
北韩前高干女儿出演南韩“苹果梨”剧
南韩船舶在北韩水域沉没14失踪
延正勋要娶韩佳人 女方为“韩国第二美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