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专题新闻》铁路地下化 营造新风貌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3日讯】台北市是全台最早规划、执行铁路地下化的地区,从规划到工程完工,耗费将近卅年光阴,如今,北起南港、南至板桥,台铁西钗菪悎伈?◎F线已全数搬入“地下室”。

没有铁道隔离,虽然后站地区的繁华一时间还追不上前站,但铁路地下化后释出的街道、绿带,带动新一波都市风貌营造契机。

目前后站地区多种批发业已有聚集规模,商圈特色也逐渐稳固,老建筑纷纷改建为商业大楼,看在市府眼里,后站已经翻身;后站受益,前站也进一步繁荣,台北市“地王”重回前站地区,新光摩天大楼连续七年蝉联“地王”;市府都市发展局预估,市中心区商业发展还能再向上推升。

板桥市铁路地下化后,火车站也迁移至新址,市长林鸿池认为,新旧板桥火车站周边商圈,虽然整体建设尚未成形,但相信三、五年内,将可创造出不输给台北市的商机。

有了台北县市的经验,目前高雄市也正在推动四铁(高铁、台铁、捷运及轻轨电车 )共构工程,预估未来完工后,不仅铁路地下化可减少交通冲击,台铁高雄站区至少将空出七点四公顷空地,提供绿美化及都市空间使用。

北、高之外,其他地区的铁路地下化或高架化工程,目前都还止于争取、纸上作业阶段。

台中县市争取铁路地下化多年,一度进入实质规划阶段,但却因承包厂商倒闭,一切回到原点,中央目前倾向将丰原至台中市铁路高架化,虽与地下化的多数期待有落差,但地方也只好接受。

打消铁道隔离的梦想即将成真,台中市后站地区的民众都相当兴奋,东区新庄里里长许良吉预言,后站的发展将会在铁路高架化后,有重大且有利的变化。

台南市的铁路地下化明年才要办理细部计划,但市府已经开始规划未来地下化后的“都市缝合计划”,除了串连前、后站区域外,还要缝合铁路沿线两侧土地,要让分裂百余年的前、后站区域合而为一;在与地下化工程没有冲突下,部分规划中的文化创意产业,预期明年就会展开先期作业。

采访:陈璟民、林金池、黄旭磊、孟庆慈、林良哲、曾鸿儒

整理:曾鸿儒

前后站发展 落差难消除

铁路带动了经济发展,也区隔了都市发展,有专家认为,铁路造成都市的边界效应,是发展的正常现象,但也有人认为,政府拉抬特定产业的策略及自我定位也是关键。

因铁路区隔而造成的都市发展落差,几乎是台湾大都会、小城镇的共通现象,曾在大学教授空间设计的嘉义市副市长邱上嘉认为,铁路就像河川一样,沿线会产生都市的边界效应,是都市初期发展的必然现象。

台中市府都市发展局长黄崇典也认为,规划设计火车站时,前站的腹地一定比后站大,容易有人潮聚集,发展空间自然比较大,就像裁缝师剪刀一裁,前后站土地使用硬生生被切割开来。

不过,也有学者不做如是观,云林科技大学空间设计所教授林佳正直言,前、后站发展差异是政府的政策失当,因为过去政府的重大建设、都市计划通盘检讨均偏重前站,造成前、后站生活环境的阶级化。

高雄大学都市发展与建筑研究所助理教授吴文彦也持类似看法,他以高雄市为例,高雄市属狭长地形,日据时期都市规划缺乏都会区系统概念,交通运输系统呈现L型,东西向道路运输又严重不足,才会造成空间结构发展一度失衡。

要解决这样的失衡状况,专家的看法则不尽相同;邱上嘉认为,在都市发展已经成形后,要透过都市更新或都市发展策略来改变后站的萎缩,短时间内难有明显效果。

林佳正则认为,即使铁路地下化,仍很难消除已经形成的阶级,而且在政府财政困难下,从都市更新、都市开发着手,也许较有效益。

黄崇典也认为,已存在的都市发展落差,并非没有铁轨的阻隔就能消弭,除了透过都市计划,主要应从交通着手,交通一发达,土地价值会提高,都市发展才会趋于巫。

采访:蔡佳蓉、张菁雅、曾鸿儒、余雪兰

整理:曾鸿儒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