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内政隐忧

标签:

【大纪元1月3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任纹仪台北特稿)中国大陆人口突破13亿大关后,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高达1亿3千万的老年人口,使中国成为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人口高龄问题已对中国内政带来隐忧。

根据中国老龄协会调查显示,至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比重将从目前的百分之7增加至百分之11.8,人口老龄化高峰将于2030年左右到来,并持续20余年。

调查指出,到本世纪中叶,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可能超过4亿,占总人口数的百分之28,65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3亿。而且,80岁以上高龄人口届时可能超过1亿人,是目前高龄老人的10倍。专家预估,中国将以不到20年的时间,成为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老龄人口问题除了老年人数过高之外,还影响人口结构变化,并进一步冲击政治、经济、社会等层面。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去年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出版的“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报告,将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归纳为3点:首先,工作人口会因为老龄化而下降,到21世纪中叶时,中国将失去百分之18至35的劳动力。

其次,中国老年人口成长速度会加快。35年前,中国的儿童对老人比例是6比1,但再过35年,这个比例会发展为1比2。

第三,对老年人的保障体系不够完善。高达3/4的中国工人没有正式退休金,未来将有上千万老人贫困又缺乏退休金、医疗保险和家人的照料。

计划生育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虽然放慢了中国人口激增的现象,但“一胎化”政策也导致老年人口比例持续升高。

中国计划生育实施多年,除了少数民族与农村外,独生子女家庭已跃居中国大陆主要家庭形式。人口快速迁移流动,也使得家庭规模进一步小型化,独居老人增多,在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家庭开始进入养老期后,将对独子家庭的养老能力构成沉重负担。

事实上,高龄社会已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但中国老龄人口问题格外严峻,原因之一在于中国经济尚未迈入已开发国家行列便遭遇人口老龄化冲击,中国现有老年人口与整个欧洲老年人数一样多,但经济实力却只相当于一个欧洲国家。

人口专家表示,养老基础在于老人有基本的经济保障与医疗保障,这两样都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为养老后盾,要让老人生活得有尊严恐怕只是空谈。

中国老龄人口问题复杂难解,另一个原因在于中国大陆仍然欠缺完善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目前农村老年人口有退休金的比例只占百分之5,绝大多数老年人必须“活到老、做到老”,70岁以后则普遍需要仰赖子女的奉养,但社会保障制度越晚建立,难度及代价就越高。

学者认为,中国距离老龄社会高峰期只剩20多年,包括养老制度、医疗保障等社会福利措施,都亟待建立与完善,而这些不仅耗费时间,更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如果不及时准备,中国老龄问题将会雪上加霜。

因此,中国老龄人口高峰期已迫在眉睫,能否成功因应老龄化的挑战,将是中国能否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

相关新闻
【从中国传去琉球的音乐------御座乐】
【从中国传去琉球的音乐---御座乐】御座乐的乐器(上)
【从中国传去琉球的音乐---御座乐】御座乐的乐器(下)
【从中国传去琉球的音乐---御座乐】 御座乐中看三弦的重要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