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2006年前中国发生金融危机概率不高

标签:

【大纪元1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佩君台北七日电)中央研究院院士于宗先今天表示,中国2004年至2005年经济成长率可保持8.5%以上,2006年前仍将维持出超局面,预估2005年外汇存底将成长至6550亿美元,因此中国2006年前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不高。

台湾经济学会与宝华经济研究院今天上午合作主办“两岸金融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于宗先以“中国会发生金融危机吗?”为题发表专题演讲。

他表示,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确实有空前发展,国际学术界对中国经济体也产生“即将崩溃”与“崛起为东亚强大力量”两种截然不同看法。台湾有学者认为中国泡沬产业可能爆破,呼吁台商撤离,以免血本无归,但仍不少台商继续到中国卡位。

于宗先分析,中国金融制度属于传统且受政府管制,像这样的金融制度,曾安全避过东亚金融风暴袭击,又克服全球不景气感染,在讨论中国近期会不会发生金融危机前,有必要先检视中国是否具有“化险为夷”的条件。

首先,2004年至2005年,中国经济成长可保持在8.5% 以上,民间消费支出增长在6.6%以上,固定资本形成保持16%至13%的增长,无论出口或进口,均保持高增长率,预估2006年以前仍会维持出超局面,但出超占GDP比率在下降中,这有助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

其次,据有关资料推估,2004年及2005年中国通货膨胀率分别为3.9%与2.3%、外人直接投资净值由2004年的56.3亿美元,预估2005年增加至62亿美元、外汇存底由2003年的4033亿美元增加至2004年的5400亿美元,预估2005年再成长至6550亿美元。

不过,于宗先认为,未来较不利的因素是必须履行对世界贸易组织 (WTO)开放承诺,中国对外贸易必须大幅度开放,因此2006年后,经济活动会受到部分不利冲击,表现可能不及2005年。

于宗先进一步分析,中国政府经济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方式,能不断检讨得失,以免“马失前蹄”,从上述的数字观察,他认为,对一位身体健康者而言,得病可能性较小,同样的,对一个高速发展国家,既然可安然度过东亚经济危机,2006年前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应不高,即使不幸发生金融危机,也不会导致全国经济活动瘫痪。

相关新闻
名律师为法轮功上书 五年第一例
五柳先生:没有共产党 才有新中国
《中国农民调查》案庭审纪实
中国城市儿童长高长胖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