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消息

李健全:台湾稻米进口无法免于农业谈判冲击

【大纪元10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吕志翔日内瓦十二日专电)行政院农委会副主任委员李健全今天表示,台湾稻米进口的关税配额制(TRQ)无法免于杜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冲击,台湾在未来谈判中将全力争取最大弹性。

世界贸易组织农业谈判本周进入实质谈判,所有主要国家及谈判集团都提出具体方案,由于仍存在相当差距,尚未获致突破性发展。但美国、欧盟、巴西、印度及澳洲等核心五国(FIPS)的部长将在下周回到日内瓦,希望能及早打开僵局,带动所有议题谈判的进行,为年底香港部长会议铺路。

台湾参与的十国集团(G10)也举行部长会议,并提出具体谈判方案,由于G10由小农国家组成,都是农产品“净进口国”,面对沉重开放市场压力,G10的主张也相对较为保守。

李健全在下午的部长会议记者会中表示,即使稻米列为“敏感性产品”,根据目前台面上的方案,台湾稻米进口关税配额必然须要调整。

他强调,稻米是台湾最敏感产品,如改变过大将会有严重后果,因此,台湾在谈判中将全力争取敏感性产品应维持相当弹性。

台湾的现行稻米TRQ,每年进口十四万七千多吨,65%为政府配额,35%开放民间,配额外关税约为500%,根据谈判方案,敏感性产品处理将透过降税或扩大TRQ进行,至于最后受影响程度要看谈判结果。

主持记者会的瑞士经济部长戴斯在说明G10立场时重申,G10坚定反对农产品关税设限。由于G10是唯一反对关税设限的集团,未来谈判将必然阻力重重。

G10会员国专家指出,关税设限与关税削减比例将是G10未来最困难的问题。G10与欧盟的关税减让最高幅度都是50%,而美国高达90%,由开发中国家组成的G20则介于美国与欧盟之间。

而在敏感性产品的数量上,G10主张为所有产品的10-15%,欧盟为8%,美国只有1%。

戴斯在记者会中表示,美国方案要求过度,G10无法接受;同样的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则对欧盟在市场进入方面的提案感到失望。驻WTO常任代表欧盖尔则表示,G10的主张很明显不及美国的期望。

在本周的密集会谈后,虽然没有达成协议,但各国已提出具体数字,使谈判进入一个新阶段,特别是主要国家部长的政治参与及领导,是令人鼓舞的发展,下周FIPS部长的会谈将决定了农业谈判、甚至杜哈谈判的前景。

WTO秘书长拉米规划在十一月中要提出香港会议目标草案,由于农业谈判迟滞,影响了其它议题的谈判,如下周仍没有突破性发展,时间将成为非常不利因素。

对G10而言,未来谈判将更为艰难,不但美国的激进方案无法接受,甚至欧盟与G20的立场也比较积极,如何突破孤立,维护既有利益将是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