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看病不看? 台湾民众在中国就医的挣扎

人气: 3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周慧盈北京特稿)一名在北京驻点采访的台湾女记者,最近因病到医院打点滴的经验,让她毕生难忘。由于不是住院病人,她只能在走道上分到一个小小空间,四周人来人往、嘈杂不堪,病人需要的宁静、隐私与尊严,在这里全看不到。

这名女记者的就医经验反映出中国大陆的医疗现况之一:病人太多、医院床位严重不足,门诊病人即使需要打点滴,也无法分到床位并接受良好的照顾。

随着两岸民间互动不断增强,除了早期的台商,近年来到大陆工作或求学的台湾民众越来越多。在努力上进、认真打拼之余,还要面对许多生活上的困难,其中医疗对很多人而言仍是个头痛问题。

一个在北京某外商机构任职的台湾人不放心到一般医院就诊,改到国际性的医疗机构“SOS”,结果一次简单的门诊就花费九十美元。

还有一名台湾女子因颈椎问题到北京最具规模的中医院看诊。她说:“医院环境OK,但门诊费用折合台币快三千块,实在负担不起。”

根据台湾现行规定,台湾民众在中国大陆就医,可凭收费单据申请全民健保补助,但只限于住院,门诊不在补助范围。

在费用的考量下,加上对北京本地的医疗机构不够信任,很多台湾人生了病,如果短期内可以回台湾,就先忍着等回去再看病,若忍不了,只有被迫中断工作或学业。

有一名台湾记者曾因牙痛提前结束北京的驻点任务。不过,他考虑的并非医疗费用,而是大陆的牙医诊所消毒工作不够彻底,时常传出病人牙齿看好了却感染B型肝炎的例子。

有些台湾医师看到这个需求,以家庭医师顾问方式到大陆为台湾病人看诊,但目前这情况只出现在台商聚集的南方城市;尤其苏州一带,许多台湾中医师开始在当地的中医院诊所挂名看诊。

也有人表示,只要不担心费用的问题,在中国大陆也可以获得良好的医疗照顾。

北京台资协会秘书长陈国原说:“我在协和医院看过病,感觉非常好。”有些台商则习惯去由日本政府捐款兴建的“中日友好医院”,并指“在这里(中国大陆),有钱,就看得了病,有钱,就有尊严。”

除了有钱,还要有胆。例如器官移植,碰到台湾规定较严或不做的手术,有些病人会跑到大陆来做。以换肾来说,肾的取得就较台湾容易许多。

但是由于术后追踪不易,病人进行器官移植后常见并发症或其他后续问题。一名台湾男子去年中秋节在北京某军医院换肾后,在今年新年期间病故。

在尊严、费用与医疗安全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很多台湾人笑说“要好好考虑可不可以在中国大陆生病”。有人则希望中共官方尽快开放台资医院,不要让此间台湾民众再为了就医问题奔波于两岸之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