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态度丕变 解除对中军售禁令遥遥无期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1月19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十九日电)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本月初访问欧洲时,许多媒体高度评价中欧关系再入佳境,更使军售中国禁令再现生机。但如今显现的却是欧盟态度丕变,解除举措又变得遥遥无期。

北京青年参考报报导,国际观察家形容,军售解禁问题正进入“寒与冻”的全新阶段。寒,即欧盟与中国均有意冷却这一议题;冻,即解禁努力陷入停滞不前。

观察家的看法包括今年上半年在法、德等国的推动下,欧盟把解除对中国军售禁令问题纳入议事日程。当时有媒体乐观预测,禁令可能于六月解除,结果不但未能实现,反而变得更加悲观。尤其,欧盟重要国家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正发生微妙变化。

本月八日至十日,胡锦涛访问英国,英国首相布莱尔刻意回避军售禁令问题,即使在媒体询问下,也由英外交部代言说,布莱尔认为,军售禁令是否解除不适合在双边会谈中涉及,必须再跟其他欧盟伙伴磋商。

德国的态度也出现逆转。刚卸任的德国前总理施诺德,一直是对解除军售禁令的“解除派领袖”。但是,接任的女总理梅克尔却完全不同。她领导的基民党外交政策发言人弗留格表示,这一问题不在新政府的议程内,而且解除禁令的前提是,中国人权状况的改善和在台湾事务上要有所松动。

欧盟则表示,解禁问题已经靠边站,现阶段我们也没有办法。

欧盟的一位官员说,“解除对中国军售问题曾经是我们的核心议程,但现在已经被搁置了”。这位官员还表示,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向欧盟施加了强大压力。一位负责与欧盟谈判的美国国务院官员曾强硬地说:“我们想让欧盟知道,解禁就是向中国发出我们最不想发出的政治信号”。

将于二○○六年一月接替英国出任欧盟轮值主席的奥地利也已明确表示,它不会把解除对中国军售禁令一事视为当务之急,理由是中国在人权问题上没有进展。

相关新闻
中国入世谈判明日召开新一轮会议
“全球第一CEO”为何败走麦城
私养家兵实施暴行 前哥伦比亚驻欧盟大使被捕
欧盟试图说服日本共同捍卫京都议定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