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报导松花江污染 中国传媒掩盖

标签:

【大纪元11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田清编译)外国媒体持续大幅报导松花江污染事件,时代杂志27日刊登任易明(ELIZABETH ECONOMY )评论文章,她是美国“外交关系理事会”(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亚洲研究主任,也是《黑色河流悠悠流──中国未来所面对的生态挑战》(The River Runs Black)的作者。她说,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各地的贪污和遇事无人管的政治体制引发的环保危机已经威胁到几亿中国人的生命。

文章引用今年稍早公布的数据,中国的水资源部长宣布每天有3亿人饮用受污染的水。其中1亿9千万人因为引用的水过度污染而引发疾病。小孩是特别容易受感染的,每年有超过3万名孩童因为不干净的水造成腹泻而死亡。

文章也引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资料,河流污染每年造成中国经济19亿元的成本。中国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不断地发布报告指出,流经中国乡村地区的河水中超过75%不适合作为饮用水也不适合钓鱼。中国政府监测的河水中有30%的水质低于5级(不适合农业或工业)。

任易明指出,我们可以轻易地把这个毁灭性的情况归咎到中国快速的经济成长。然而,中国的政治体系也埋藏了很深的缺陷。当北京的官员常规式地通过保护环境的法律时,地方官员和工厂管理者却联合逃避这些规范。环境保护是中国社会不安日益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章说哈尔滨事件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在非典之后,中国的领导人对于在国际媒体严厉的镁光灯下运作越来越熟练。在承认过失并可能免职一些官员之后,他们可能把哈尔滨事件作为愿意公开面对例如禽流感等挑战的进一步证据。不幸的是,北京不太可能承认哈尔滨灾难实际上是一个警钟l,如果没有实际的改革,中国领导人是把几亿名绝望不幸的人民置于风险当中,也会有更大的社会不安,并且可能终结中国的经济奇迹。

纽约时报报导说,本周在中国的新闻媒体和互连网中,民众对100吨的苯和硝基苯在国营吉林化工厂爆炸后流入松花江一事显得怨气沸腾。

中国的科学家已经警告苯渗入靠近河床的土壤或是被鱼和其他海洋生物吸收的长期危险。国营的中国石油集团旗下的化学工厂生产苯,一种从石油衍生出来没有颜色的液体。含有大量苯的饮用水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苯也被视为致癌物质,特别适合各类血癌和淋巴瘤有关。

2002年11月中国南部发现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也就是“非典”之后好几个月,中共当局都不承认疫情,直到传播到香港和北京之后才不得不承认,中共卫生部官员也因为隐瞒真相受到严厉批评。

纽时报导指出,这次化工厂帮爆炸之后,工厂人员最初宣称意外没有造成空气污染,并且否认有苯流入松花江。显然,吉林的政府官员最初也否认有化学品流入下游的黑龙江省其他城市。

纽时引用中国每日青年报报导吉林的地方环保官员一开始是将蓄水库的水倾倒到松花江以稀释苯的外溢,而不是向社会大众宣布这项消息。到了星期一,哈尔滨的官员才准备好宣布停水,但是又害怕化学污染的消息会引发社会恐慌,所以他们宣称停水原因是维修水管。

在这样严重的事件当中,省和地方政府常常等待北京中央政府的指示以便决定如何对社会公开。 这次事件中高层领导人扮演的角色还不清楚,不过未经证实的消息指出,温家宝总理最后裁示公开哈尔滨的问题。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哈尔滨一旦恢复供水  初期水仍不适饮用
黑龙江拍《水之情》大唱赞歌遭讽
哈尔滨官员集体撒谎 中共向俄致歉
哈尔滨专家:自来水仍含有害物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