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降到1972年以来最低点

标签:

【大纪元12月18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十八日电)中国官方新华社今天发表年终特稿指出,中日关系陷入低潮,已经降到一九七二年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最低点,且中日“政冷”已经影响到经贸领域,如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解开日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这个“死结”。

这篇文章在第一段就以罕见的标题指出,中日关系“政冷对两国经贸合作造成负面影响”。

文章引述北京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刘江永说,今年中日政治关系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有所恶化,并且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文章说,不但中日高层交往实际已经进入“冷冻期”,而且“政冷”导致“经凉”的现象也初现端倪。

文章表示,最突出的事例是,日本保持了十一年的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已被欧盟取代。

中国商务部统计,今年前八个月,中国外贸总额成长百分之二十三点五,而同期对日本贸易只成长百分之十点三。中日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由二零零零年的百分之十七点五,下降到二零零四年的百分之十四点五。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说:“作为经济互补性很强的近邻,中日经贸合作的步伐反而放慢,的确令人遗憾。”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姚文礼认为,中日之间只要“政冷”还存在,“经热”就不可能长期延续下去。

文章接着分析,日本首相小泉五度参拜靖国神社,是导致两国关系倒退的主要原因,而“坚持错误历史观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文章列举了小泉及日本政府“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举动,包括:今年二月十九日,日美发表联合声明,把台湾问题列入共同战略目标。四月五日,日本政府审定通过了右翼历史教科书。四月十三日,日本开始办理授予民间企业在东海油气试采权手续等。

文章引据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指出,靖国神社是阻挡中日友好的一个“死结”,“唯有将死结打开,中日之间的政治障碍才可以摒除,首脑之间的往来,以及种种问题才可能获得解决。”

相关新闻
重燃对中日战争的醒思(4)
学者:中日关系处于困难期
日本男子打伤中国女子  大连法院开始审理
郭宇宽:日本“小大楼”的启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