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郑屋汉墓博物馆完成翻新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12月30日报导】(据明报新闻网报导)李郑屋汉墓博物馆一系列的翻新及改善工程,已顺利完成。

“李郑屋汉墓发掘五十周年纪念暨汉墓博物馆重修竣工仪式”今日举行,主礼嘉宾包括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副署长(文化)钟岭海、博物馆委员会主席伍步谦、深水-鶧狦雪|主席谭国侨及康文署历史顾问(考古)刘唯迈。

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丁新豹博士表示:“李郑屋古墓墓顶向来铺上防水胶膜、混凝土,以及泥土和天然草坪以作保护。由于近年每逢大雨,李郑屋汉墓均出现雨水渗漏问题,为保护古墓的结构,康文署遂决定为古墓进行一系列改善工程,包括为古墓盖建天幕,以及为设于古墓旁的展览厅进行装修。整项工程于今年1月展开,而展厅的翻新工程已于6月完成,并于同月开放参观。至于天幕盖建工程则于10月完成。”

丁博士表示,为保护汉墓而兴建的天幕,造型独特。古墓与天幕,一古一今,配合得宜。而李郑屋汉墓博物馆展览厅及设施在翻新后感觉焕然一新。

展览的内容亦已更新,包括增设“华南汉文化”展览,展出华南出土的汉墓和文物,借此介绍两汉期间(公元前二○六至公元二二○年)华南汉文化的特色。展厅亦添置多媒体电脑,以互动方式介绍汉墓的内部结构,增加趣味性。

李郑屋汉墓是一九五五年政府在李郑屋村夷平山坡,兴建徒置大厦时发现的。从墓室的形制、墓砖铭纹及出土文物等推断,该墓应建于东汉时期,即公元二十五年至二二○年。一九八八年李郑屋汉墓列为法定古迹,得以永久保存。为了稳定汉墓内部的湿度和温度,减缓墓室的损耗,墓室不对外开放,但参观者可以透过装嵌在羡道门口的玻璃,窥探古墓的内貌。

汉墓旁边设有展览馆,除展出从汉墓出土的陶器及青铜器外,还设有“李郑屋汉墓”和新设的“华南汉文化”两个展览,利用文字、图片、照片、地图、录像和模型等辅助展品,介绍汉墓的地理环境、发现经过和墓室结构,以及汉代华南的社会文化特色。

相关新闻
两穷国踞港投资移民申请前列 曝光中国人润走途径
黄大仙昨晚停电4小时 港政府要求中电出资聘独立顾问检讨(更新)
港府下周发表氢能发展策略 年内推氢能垃圾车
港首批简约公屋24日起接受申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