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惠康研究新招减用胶袋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3月17日报导】(据明报新闻网报导)有环保团体估计,单是两大超市每日便派发150万个胶袋。据了解,政府正与惠康商讨,除推行大型推广活动外,还会增加诱因吸引市民少用胶袋,研究已近完成阶段。百佳则未有正面回应是否与政府商讨新一轮减少使用胶袋运动,只称亦有提供诱因鼓励市民少用胶袋。

财政司长唐英年在刚公布的财政预算案指出,政府正进行研究,探讨在本港实施胶袋税的可行性。

环境运输及工务局长廖秀冬表示,征收“胶袋税”未有具体方案,但在减少胶袋使用量上,政府将推行两项政策,除征收胶袋税外,另一措施是从胶袋的处理入手,即如何鼓励循环再用。而据本报了解,政府正与一间大型超级市场商讨减少使用胶袋的方法,并得到积极回应。

据了解,政府认为胶袋税需时研究,但短期内会透过大型宣传活动,推动市民循环再用胶袋及自备购物袋。有环运局官员指出,由于本港超级市场派发胶袋量惊人,从这方面入手,效果会较理想。该局正与本港一间大型连锁超级市场商讨,今年内进行大型推广活动,另外还会增加诱因,吸引市民减少使用胶袋,研究已接近完成阶段。

惠康超级市场发言人回复查询时承认,该公司正与政府商讨,待时机成熟就会公布详情。百佳发言人未有正面回应是否正与政府商讨新一轮减少使用胶袋运动,只称过去一直与政府保持联系,推行各种活动,百佳亦有提供诱因,鼓励市民少用胶袋。

廖秀冬接受本报电话访问时坦言,她个人不喜欢用“环保税”这个名词,认为应该用“环保附加费”才合适,因为有关费用征收之目的,非为库房增加收入,而是进行环保工作。

她表示,预算案中提及的胶袋税,当局一直有进行研究,其中爱尔兰属较成功的例子,但当地的胶袋入口商较少,只有三个,故在规管及征费上较容易。

相反,香港所涉及的问题则很复杂,因香港有很多胶袋入口商,更有生产商,政府规管有一定困难,当中的行政费用亦很高,故要小心研究。

廖秀冬表示,在减少污染控制用量上,会以两个方法并行,其一是以征费来控制用量,另一方法是如何处理胶袋,包括如何鼓励循环使用胶袋以及胶袋的成分等。

本港每日倾倒在堆填区的胶袋废料高达1064公吨,相等于3300万个胶袋,每名市民平均每日丢弃5个胶袋。有环保团体估计,单是本港两大超市,每日共派发150万个胶袋。现时市民在该两间超市购物满一定金额,减少使用一个胶袋可获回赠一角,计划遭环保团体批评减废诱因不足。

另外,在车胎税方面,廖秀冬表示,一些国家有厂商或总代理参与的计划,由厂商或总代理参与回收及再用,若香港的车胎代理可参与,则毋须立法。

廖秀冬表示,除车胎及胶袋外,政府下月会进一步推广回收电池的计划,在超级市场及特定地方摆放回收盒,向市民回收弃用的“可再充电电池”,这计划由生产商拨出的款项支付有关回收成本,然后送到南韩一间工厂再用。这个计划毋须政府补贴。

相关新闻
抢超商自备塑胶袋  贪心撑破袋
港府拟征收胶袋税以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敏感日子”23条“大派用场” 港府两周拘至少10人
两穷国居港投资移民申请前列 曝中国人润走途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