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基层教师会:性别教育不能以惩罚方式落实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刘嘉韵台北六日电)基层教师协会等团体今天在性别教育座谈会上表示,反对学校将谈恋爱等不符规范的学生,以记过惩处方式筛出校园;希望学校以对话、思辩方式,落实性别平等教育,让学校教育成为创造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性别意识探索空间。

中华民国基层教师协会邀性别平等教育协会、中学生权益促进会、基进教育亲师连线、日日春关怀互助协会等团体,今天举办座谈会,讨论“校园如同性与身体的管制站现况”,并演出行动剧,讽刺国家官员大谈“上床”、“LP”,并藉由媒体轰炸播放,但学生在学校谈恋爱、牵手、拥抱亲吻,却遭到记过,甚至退学的不公平处罚。

基层教师协会理事长王慧婉表示,性平等教育透过立法,由上而下推动到校园,教育部也将把性别平等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凸显教育政策越来越重视这项新兴议题。

王慧婉说,但教育部与学校推动的性别平等教育,并没有考量到学生迫切需要的“身体自主”、“情欲自主”的发展空间,教材仍充斥性别刻板印象、男女比例、职业分工等方向,或是强调对于性骚扰、性侵犯的惩罚性政令宣导,让师生有“隔靴搔痒”的距离感,不足以面对校园中的议题。

她举例,即使已订定学校不得歧视未婚怀孕学生的教育政策,以保障学生的受教权,但检视学校校规,仍以担心学生因情欲自主导致怀孕或影响学习等理由,订定对于男女学生手牵手、拥抱和亲吻的罚则。王慧婉指出,这些规则无法让学生有发展情欲自主的摸索空间,无法让学生们从经验中,学习对行为负责及真实了解情感、自我价值与性别关系。

此外,与会者认为,学校为推动性别平等教育举办的演讲、作文、海报比赛,流于制式,无法发挥真正成效。亲教亲师连线代表郭清圳表示,当电视媒体一天到晚播送关于性的议题,政府官员也不断以“上床”,“LP”等字眼譬喻时事,学校推动每学期四小时的性别平等教育,能让孩子从中学到什么?

与会者一致表示,单以处罚或推动制式性别教育等方式,无法彻底解决校园中的性别问题,学校应松绑制度,并以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让学生由成长中发展性别观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