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总统:台湾未形成共识之议题 不宜列入宪改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蔡素蓉台北十九日电)陈水扁总统今天表示,宪政改造工程是台湾迈向正常国家极重要关键、凝聚

总统上午出席“中华民国宪政档案展”开幕典礼,重申宪改重要性。参观时,对他当年领衔声请释宪,促成大法官释字第二六一号解释文,确定国会必须全面改选,终结“万年国会”,感到特别高兴、欢喜。

总统说,当年共有二十六人共同声请释宪,当时中国国民党立委赵少康也参与连署,但档案上仅注明立委陈水扁、余政宪、彭百显等人提出,总统希望档案局能把档案整理得更完整,让社会知道当时详细情形。

他还说,当年大法官会议必须有四分之三大法官同意,才能通过释宪文,现今仅需三分之二同意即可。他期盼学生能来参观档案展,了解台湾宪政史重要发展。

此外,总统致词时重申,过去台湾曾在十年内,进行六次修宪,受限于当时政治情势,每次仅能针对特定议题进行修改,不能通盘检讨修正,虽然解决一部分问题,也衍生出更多宪政运作上扞格、僵局。

总统表示,为避免重蹈覆辙,目前推动宪改,一定要有更全面关照、更周全配套,必须为国家长治久安建立一套新的典章制度,为台湾永续发展奠定全新基础。

他强调,宪法是国家基本大法、人民权利保证书。宪改工程是凝聚全民共识的过程、实践民主原则的共同经验。

因此,总统重申,任何在台湾社会还没有形成绝大多数共识的议题,都不宜列在目前宪改范围之内,以避免为台湾社会带来更多纷争、无谓内耗。  

他说,日前读到“费城的奇迹”有关美国制宪史的书,感触良多。美国宪法是全球第一部成文宪法、世人公认最好的宪法。美国宪法在制定之时,国家正处于高度分歧、对立状态,他们却能存异求同,寻求彼此都能接受最大公约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政治文献因而诞生。

  总统表示,去年三二O台湾举办首次公投、今年五一四任务型国大选举后,将复决“公投入宪”条文,把宪法修正最后决定权还给人民。他强调,这显示全面推动宪改工程的时机、条件已成熟,台湾人民将透过选票,直接决定一部大家所期盼的宪法。

他说,这一部中华民国宪法将与台湾土地结合、获得新的生命力,为台湾宪政发展历史开启崭新光辉一页。

  总统强调,台湾目前推动的宪改造工程,不是单独孤立个案,是全球宪政改造发展重要一环。台湾民主发展历程,是这波全球民主化浪潮相当宝贵经验、资产。台湾宪改工程,可以对许多民主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镜与参考。

他说,宪政改造推动,需要有政党、社会各界、各阶层参与,更要有公开透明公众辩论、草根民主的全民教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