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焦点评论╱陈水扁的对手 其实是陈水扁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邹景雯╱特稿

从去年五二○到今年五二○,一年来的台湾政坛,起伏周折不断,朝野的表现均不令人满意,其中,去年12月的国会选举是一个分水岭,对陈水扁的政策走向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前半年“主战”,后半年“主和”,第二任任期四分之一时光消逝,催逼执政党必须尽快整合、稳定前行。

台湾第一次政党轮替,其实比想像中艰难,这场政治阵痛至今仍然隐隐作怪,去年三二○开票揭晓的泛蓝抗争,是2000年的延后爆发,导致陈水扁连任的蜜月期,还未开始就宣告结束,造成领导威权的暗伤。

过去一年前半期在“没真相、没总统”的呐喊中吵闹虚度,这部分两位不愿服输的在野党主席连战与宋楚瑜要负完全责任;但泛绿未能在立委选举如愿过半之后,陈水扁及其团队的因应与调整,究竟对弥合社会分裂、构筑共同远景,产生多少正面力量?则要由阿扁承担。

今年元旦祝词陈水扁标举朝野和解、两岸和平两大目标时,就清楚切割了选举的阿扁与不再选举的阿扁。

选前的正名制宪,选后由中华民国修宪顶替;同样的,选举时操弄台、中对抗可以凝聚选票,选后则要由两岸握手来创造历史定位。

陈水扁的改变或许是务实的,但是对内缺乏充分沟通,对外有待累积信任,这后半年走得并不轻松。扁宋会、反分裂法、连宋访中、世卫大会再遭杯葛,这些国内与国际的纷扰,点擘出台湾时时面临挑战,也考验领导人的决策程序与风格,是否成熟周延地汇聚整体智慧,形成政策结晶。

4月,陈水扁成功出访梵蒂冈与意大利,是外交上一抒郁积的重要突围,5月的任务型国代选举,更是蓝绿相互消耗对抗后终于柳暗花明,人民一方面用超低投票率表达对政客的憎恶,一方面也用选票对外来的压迫与侵略强力反弹。

过去一年已逝,陈水扁第二任的第二年会如何?也许,回过头来重新谋求党内沟通与整合的陈水扁,了解到一切政治的创造性尝试皆须由“固本”出发,否则难以致远。

而所有政绩的累积,也都是长期部署,专注媒体造势顶多1日风光,很少留下雪泥鸿爪,因此即将开议的国民大会若如期通过国会改革等第一阶段宪改方案,必然成为今后一年一个很响亮的起身炮,揭开再次冲刺的序幕。

陈水扁希望留下令人留念的背影,这点无庸置疑﹔在多线并进的全局掌控中,仍须有优先顺位,把台湾本身的政经建设做好,比什么都关键。

阿扁的对手的确不再是连宋,但是“我的对手是胡锦涛”这句话不仅好高骛远,也未直击民之所欲,阿扁如果说“我的对手就是陈水扁”,会令人更为感动。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