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曾”运动恰成政坛照妖镜?

标签:

【大纪元5月31日讯】(亚洲时报林绮慧 香港撰文) 自曾荫权宣布参选香港特首,意欲成为香港“新的特首”后,每日都有不少政商界名人公开“挺曾”。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挺曾”的动作中,有人语带保留,也可能有人欲藉“挺曾”换取特区政府将来投桃报李。难怪有人认为,一场“挺曾”运动,恰似一面“特区照妖镜”。

曾荫权在5月25日向中国中央政府提出请辞。根据法例仍需待中央审批后,才可正式卸任和展开竞选活动,包括公布政纲。虽然曾荫权仍未公布政纲,不少政商界名人已跳出来为曾荫权“造势”,表态支持曾荫权。他们的做法,既突显香港政制不成熟的一面,也有陷曾荫权于不义的嫌疑。

在这场“挺曾潮”背后,也反映出表态者背后,各自有自己的心事。

最近,香港不少商界名人都毫不避嫌地表态挺曾。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政府官员跟商界人士的关系,一直是十分敏感的话题,曾荫权主持的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单一招标计划时,社会上就曾有所谓“官商勾结”,“利益输送”等杂音。在这个敏感时刻,曾荫权对这些“黄袍加身”的动作却好像是“照单全收”,甚至传出曾荫权跟一些“挺曾”商人共进午餐的消息。这样一来,外界难免联想到,日后曾荫权若当选香港特首,有可能与地产发展商之间有利益输送,以答谢他们“挺曾”的“恩德”。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中央政府当初设计特首“选举”时,为了表示公允,特别指定要采“不记名”的方式。可是,如今香港的商人却是提高音贝大力“挺曾”,这样一来,基本法指定的选举制度的严肃性,难免会受到质疑。

在董建华时代,他就曾被指在制定政策时“偏袒地产发展商”,包括“数码港事件”、“红湾半岛事件”等,社会可谓是记忆犹新。香港不少大地产发展商都是选委会成员,有权投票选出行政长官人选。

另外,在众多“挺曾”现象中,香港“传统左派”的表态可谓是“话中有话”。他们的基本立场是:在现时宣布有意参选的人中间,曾荫权是最合适的一位。其中,曾经公开质疑曾荫权在官场步步高陛“靠运气”的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蔡素玉,就于29日表示:“与其他两名宣布参选人比较”,曾荫权具丰富公务员经验,有政治智慧,更适合出任行政长官。

可圈可点的是,蔡素玉对曾的评价,只属“与其他两名宣布参选人比较”。换言之,一旦有在民主党主席李永达和有“潮州怒汉”之称的立法会议员詹培忠以外的人选,蔡素玉有可能会支持较曾荫权更适合的人选。

在挺曾的同时,蔡素玉亦为曾荫权出了一道难题。蔡素玉认为,即使法例并没有相关规定,曾荫权亦应自动放弃他在回归前接受英国政府颁赠的爵士勋衔。曾荫权早在 3月12日已表明会保留英国爵士勋衔,理由是这个勋衔“是英国政府肯定他在1997年之前30多年公务员生涯的贡献”,“当中没有效忠意味”。

香港行政长官一直被民主派批评为“小圈子选举”,这次补选行政长官,只有800名选举委员会成员有权提名候选人和参加投票。这次不少委员在连政纲都未有的情况下,不避嫌表态支持曾荫权,难免令人怀疑香港特首选举是否有机会培殖利益输送。即使日后特区没有利益输送,但他们今天的表现,也会让社会对他们产生不信任的感觉。

为免重蹈董建华被指“利益输送”的覆辙,曾荫权应该向香港市民和中央政府保证,他不会因为今天的拉票活动而影响到日后当选后的政策取向;香港的选举管理委员会,也应该制订更明确的指引,规范参选人和选委会成员的互动,避免特首选举的公信力受损。(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霍英东:曾荫权获市民好评
曾荫权预料明宣布辞任政务司司长
曾荫权辞去政务司长职务准备角逐特首
曾荫权简历
曾荫权简历 人气 2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