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提刑官》播出 女法医为破案方法挑错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6月13日讯】(中华网6月11日报导)电视剧《大宋提刑官》播出过半,剧中除了演员的精彩表演之外,宋慈对扑朔迷离案件的推理以及使用的各种各样的“侦查”手段也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好奇。记者就剧中出现的破案方法是否科学采访了中国法医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技术中心副主任王雪梅老师。她谈到,由于受到时代与科学发展的限制,宋慈在《大宋提刑官》中使用的很多破案方法被现代法医学证明是错误的。

  现代法医学证明错误的检验方法

  滴血辨亲法

  《大宋提刑官》中有一幕是宋慈将一位女子的血液滴进一块腐烂的手骨里,以确认二人是否是父女关系。但是腐骨的骨膜一般都是受损的,根据物理学的常识,只要是骨头的完整性遭到了破坏,液体会很容易渗进去。因此,并不能根据血液能否渗进腐骨中断定二人是否属于亲子关系。

  直到20世纪80年代,通过DNA检验得出的肯定结论也不是100%的正确。

  银针探喉

  古代法医还经常使用将银针插入死者的喉咙,以确定死者是否是中毒身亡。王雪梅老师表示这种方法也是错误的。因为凡是腐败的尸体都会产生硫化氢,硫化物与银化物相结合会生成呈现黑色的硫化银,所以银针呈黑色与死者是否为中毒身亡没有直接的关系。

  颅骨藏沙断案

  《大宋提刑官》某集中宋慈曾根据死者颅骨内是否有泥沙流出,来断定死者是生前溺水还是死后抛尸,这种方法也是很荒谬的。王雪梅老师解释说因为一个活人掉进水里,水和泥沙等物质只能进入人的消化道或者是呼吸道,而颅腔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简言之,人吃的饭、喝的水是不可能进入大脑的。

  现代法医学证明正确的而且还在使用的方法

  苍蝇断案法

  宋慈利用苍蝇的嗜血习性成功破获了“毛竹钨”一案。王雪梅说,“昆虫断案学”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苍蝇的嗅觉非常的灵敏,尤其是血腥味,据说苍蝇在动物死亡10分钟内就会赶到现场。因此苍蝇被誉为“死亡现场第一见证人”和“刑事警察的探案向导”。

  除了利用苍蝇嗅觉对于血腥的灵敏,还能利用苍蝇的其他生理习性,20世纪30年代中期英格兰著名的“魔鬼的肉案”就是利用苍蝇准确的繁殖发育周期来确定死者的死亡时间,从而成功地找到凶手。

  对现代法医学有借鉴作用的方法

  “荧光反应”的萌芽

  《大宋提刑官》中有一场戏是宋慈打着红油漆伞在案发现场勘查的一幕,以现代医学的眼光看,这就类似于过滤掉其他自然光,利用紫外线进行尸检。这也是宋慈的伟大之处,他把这种与现代法医学思想相吻合的萌芽留给了后人,现代法医学的奠基人林几教授曾经受到《洗冤集录》中有关的启发,利用狗的骨头做实验,在紫外线下观察死后断裂和生前断裂的骨头有何不同,发现死后折断的骨头由于没有出血,所以没有“荧光反应”;而生前折断的骨头在裂痕处呈现“荧光反应”。(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大宋提刑官》热播 剧情需要骷髅频现
节奏太慢剧情漏洞百出 《大宋提刑官》熬死观众
起用何冰算“赌运”? 《大宋提刑官》回应质疑
“那英跑调”登热搜榜第一 《歌手5》大洗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