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重灾区 安徽18个县委书记卖官受贿

标签:

【大纪元6月20日讯】近年来,安徽省定远县委书记陈兆丰,颖上县委两任书记张华琪、徐波,涡阳县委书记徐保庭等18个县 (区)委书记因卖官鬻爵、贪污受贿、收受巨额礼金被查处。由查处的情况看,安徽省县委书记的岗位已成了腐败“第一重灾区”。而眼见贪官们一手遮天卖官敛财的同时,绝大多数干部虽早有觉察却保持沉默,阜阳市纪委的专家认为,这种毫无责任感的沉默正是让贪腐败行为愈演愈烈的“黑色土壤”。

据《了望东方周刊》报导,安徽省县委书记的敛财已到了肆无忌惮地步,孙孔文在蒙城县委书记任内,月均卖官受贿竟超过10万元,短短两年多疯狂敛财300多万元。陈兆丰在定远县委书记4年任期内,因卖官受贿900多万元被查处。

报导指出,陈兆丰卖官受贿、来者不拒,“陈千万”的绰号早已街巷尽知,甚至县纪委在早已掌握斋朗乡书记周家银给陈兆丰行贿的确凿证据后,仍在“不正常地沉默着”。

安徽省纪委的专家说:正是“绝大多数干部的沉默”、,形成了这些贪官们腐败行为愈演愈烈的“黑色土壤”,这种现象值得高度警惕。

根据分析,知情、有据而沉默的背后有种心态,1、一边痛恨腐败、一边同流合污。他卖官敛财、我送钱升官,双方都达到目的了。参与了,不得不沉默。2、他腐他的,我过我的,事不涉己。3、怕遭报复,县委书记权力过大,批评他无异于以卵击石。4、大家都睁着眼装糊涂、我何必做这个“出头鸟”? 5、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同僚们都送钱了,我也送钱;他们都沉默了,我也沉默。6、曾经暗示过、试探性地批评过,但不起作用,索性就沉默了。反正反腐的责任又不是担在我的肩上,管反贪局的检察院不照样给县委书记送钱买官吗?

张华琪分 255次受贿、犯罪金额达530万元,有时是几个乡镇干部一道用公款行贿,可以说知悉内情的干部不少于千人,一些乡镇干部甚至借高利贷行贿,如此众多的干部知贪而沉默,就是因为“放血图的是升迁,告发了他,送的钱就打水漂了”。

原亳州市检察院起诉科长就是花1万元从李兴民手中“买了”一顶副检察长的官帽。公检法等部门的干部也参加到“买官队伍”中,让一些想“捅破窗户纸”的干部心有余悸,不得不沉默下来。

李兴民刚任原县级亳州市委书记之始,就从捉襟见肘的财政中耗资百万搞“大阅兵式”,全市1万多名干警和机关工作人员统一置装、演练三日、肃立街头,等待他的“检阅”。这种荒唐透顶的事全市上上下下竟无人提出批评。

颖上县、定远县、涡阳县的许多农民气愤地说:“做官的”有两种“装糊涂”现象,下面对上面贪财受贿“装糊涂”、领导对下属弄虚作假“装糊涂”,到马路上走一走,一些主干公路边大建“小康墙”装点门面,朝路的一面气派光鲜、遮住了墙后破败寒酸的农舍,只要伸个头就能发现的“秘密”,领导会看不见?故意沉默罢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丁子霖呼吁北京为六四镇压道歉
讨论:如何遏止中国交通建设部门的腐败风
台湾国民大会通过宪法修正案
任诠:反腐败依然是唤起民众的大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