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不义务 农村普遍舍一取一

标签:

【大纪元6月23日讯】“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是曾经诸多农民普遍选择的方式。因为在农村,只有通过上学才有可能改变身份,成为吃皇粮的人。如今义务教育不义务,农民“不上学等着穷,上了学立刻穷”,高昂的学费、学杂费成为农村学生辍学的助推器。不少家庭只能“舍一取一”。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导,望都县固店镇十五里铺村村民付盼福的大儿子16岁初中还没毕业就去了呼和浩特打工。付盼福哭了,他对记者说:他并不是偏向老二,做出这种选择是没办法的。让这么小的孩子出去打工,这不是父母造孽吗?,这位40多岁的汉子说到“舍一取一”,竟像孩子一样哭了。

家住河北省尚义县黄脑包村的李静家出了个大学生,而李静却成为全村最穷的人,日子竟过得如此“稀荒”:寒酸的三间土坯房,除了只有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外,他家最贵重的产业就是一头耕地的黄牛。李静常年在外打工,妻子在家种地,即使在好年成,两口子不吃不喝也只能挣5000多元,待到儿子大学毕业,还得读3年,每年读书要1.5万元,其实孩子读书已使他欠下了2万元的外债,还有高利贷。对于农民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数字。

“即使卖血也得把孩子供出来。”这是李静曾说的一句话。可是他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去年他大儿子考上大学,他却让二儿子辍学了,二儿子初中还没读完,并不是学习不好,而是卖血也供不起,他只得用威吓、哄骗来迫使孩子离开学校,去外省打工。

故城县青罕村的农民王洪印也同样碰到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割哪边都痛苦的选择。他说,最让他自豪的是儿子,最令他心酸的还是儿子。二儿子的学习成绩一直比大儿子好,但大儿子考上了大学,只有让二儿子出去打工。

在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下,不少农民从孩子读初中就开始负债。宝押到哪个孩子的身上,哪个孩子可能就是幸运的,他有机会凭借努力走出农门;而被放弃的那个孩子,则因为贫困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他们的未来将可能是天壤之别,工作、生活都将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

如果读书仍被认为是改变下一代身份和命运捷径的话,由于走这条捷径成本太高,致使许多孩子连走上这条路的权利都没有。

日前,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谢鸿光提交一份报告,建议实行12年义务教育。他在建议中指出,目前,我国的教育投入约占GDP的3%,低于世界平均5%的水平,完全有能力实现12年义务教育制。指出,如果哪怕压缩每年用于公车和公款吃喝6000亿元钱的1/3,就可以解决农村孩子读不起书的大问题。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纪委书记罕见介入公安维稳 鼓吹枫桥经验
北京紫禁城再现异象 坤宁宫瓦片遭强风吹落
台防长:国军将效仿美军成立创新科技小组
锦州港财务造假86亿被ST 9万股东蒙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