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嘉宏:欧盟解除对中国武器禁运的连锁反应

简嘉宏(远景基金会国际所研究助理)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7月28日讯】欧盟决定今年暂缓解除对于中国的武器禁运,主要原因乃美国担心欧盟高科技武器与技术一旦进入中国市场,将导致台海两岸军力失衡,加上由于中国在此时提出“反分裂国家法”,美国认为欧盟此时对于中国解除武器禁运之时机不宜,欧盟才宣布今年暂缓对于中国武器禁运的解除。但若从最近的国际局势来看,台海两岸军力失衡未必是美国反对欧盟对中国武器解禁之主要原因,让美国坚持反对立场的其实是解除禁运之后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

自从1989年发生天安门事件以来,欧盟就开始对于中国采取武器禁运措施。在历经了十余年之后,欧盟便有意解除对于中国之武器禁运。我们无法了解在欧盟25个会员国中决策过程的繁琐,但却可以体会中国市场带给欧盟军工厂商多么大的诱因,经济因素让欧盟愿意搁置中国“人权状况不佳”的争议,而意欲解除对于中共的武器禁运。美国自始至终对于欧盟解除禁运一事都持反对的立场,主要的考量其实是解禁之后对俄国军售市场的影响,以及对于美国国家利益的挑战。

俄国一向是中国获致武器的最大来源国,由于地理位置以及意识型态接近,两国间的军事合作自有其脉络可循。但是,在德法等国的武器得以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中国不但可以借此要求俄罗斯提高售予中国武器之品质,同时还压缩了俄罗斯在中国的军工市场。而俄罗斯的中国市场受到压缩之后,为了继续维持相同甚或更多的外汇,势必找寻其他地区的新买主与市场。

美国所担心的是,为了弥补被欧盟分食的中国军火市场,俄罗斯寻找新市场的对象会从亚太地区转移到局势相对更不稳定的中东地区。先前俄罗斯就已经有意出售叙利亚SA-18型地对空飞弹,但是在美国以及以色列总理夏隆的压力下宣告流产。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包润石针对此事则表示,如果俄罗斯坚持售予叙利亚飞弹,美国将考虑对于俄罗斯采取制裁。另外,俄罗斯也提供了伊朗有关建造核子设施的技术,更在2004年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会员国的年会上,俄罗斯对于伊朗核武问题选择了不表态的立场。显见俄罗斯不但有意重新扩展其中东事务的介入层面与影响力,在处理中东事务上,也非与美国同调。最后,俄罗斯若“饥不择食”地将买主扩大到恐怖组织,破坏了美国所塑造的中东地区与世界新秩序,那更是美国不乐见的发展。

从上述说明不难看出,美国力阻欧盟对中国解禁的背后,还有防堵其不乐见的后续连锁反应考量。在美国布希政府现今试图以“政权改变”与“民主制度”两个主要手段,来从事另一场形式的反恐战争之际,俄罗斯在中东事务的介入以及俄罗斯的寻觅军工输出新市场,对美国中东政策的成败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因素是美国全球战略布局的一环,而非只是两岸军备是否平衡如此单纯。@(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陈水扁:中国非和平崛起  中国不是机会是威胁
缅甸是否接任东盟轮值主席下周可望明朗
欧盟提高对中自行车反倾销税率至48.5%
10年来首次 人民币升值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