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主游行人数为何少于往年?

标签:

【大纪元7月5日讯】(美国之音记者王怡茹/ 香港报导) 香港昨天参加“七·一”民主大游行的人数远远少于预期,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和香港经济改善、董建华下台有关。但是也有人担心,这显示大多数港人并不关心民主进程,仍然是经济挂帅,对民主派人士来说值得警惕。

香港主要报纸星期六的头版都报导了“七·一”民主游行的消息,而参与人数的剧减则是媒体关注的焦点。英文《南华早报》头版的标题是:爱国游行3万人,民主游行2万1千人,看恐龙化石展览20万人,可说是最具体的代表。

*人数从50万降到2万*

“七 ·一”民主游行从2003年开始,人数从50万到去年的20多万,今年降到了只有2万人左右。各界对人数减少的原因各有看法。主办游行的民间人权阵线认为,主要是今年香港经济好转,没有重大议题,加上董建华下台,使得民怨降低。新任特首曾荫权受到民众欢迎,他们愿意先观察,再决定要不要上街游行。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雷鼎鸣说,外界应该仔细分辨,前两年几十万人上街游行到底是为了政治还是经济的诉求。他说:“争取民主是香港人很多诉求里其中的一个。究竟有多重要,排名在什么地方,社会上有些争议。中产阶级有很多其他的诉求。他们的时间比较昂贵,他们不一定同意示威是争取民主唯一的方法。”

*经济稳定造成游行人数减少*

香港立法会成员谭香文指出,北京政府近来确实给香港许多经济上的优惠,造成香港经济复苏,但是没想到经济稳定竟然造成游行人数的减少。她说,经济发展和民主发展背道而驰,虽然不合常情,但是值得民主派人士自我警惕,未来规划民主议题的时候如何吸引民众参与。

谭香文说:“要让群众上街游行,这对民主派阵营是很严峻的考验,我们必须要全盘计划检讨才能延续我们的行动。”

今年游行没有争议性高的议题,主要诉求定位在争取07/08年举行特首和立法会的双普选。但是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陈健民指出,许多务实的港人并不会因此上街游行。

*香港人的民主有特点*

陈健民说:“很现实的情况就是说我们看到人大已经释法了,短期内没有投票选举的可能。对香港人来说,真正的民主是以后谁做的不好,我们就上街,那个就是香港人的民主了。”

除了港人的特性之外,另外有分析家认为因为曾荫权是天主教徒,中梵关系最近日渐紧密,再加上今年游行的领头是同性恋队伍,造成今年天主教没有鼓励教徒参加。

尽管今年游行人数减少,但是民主派人士仍然呼吁香港政府不要掉以轻心。立法会成员谭香文说,如果曾荫权这一年表现不好,明年游行的人数就会马上上升。

*游行人数虽少仍有意义*

香港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邓特抗认为,游行人数仍然对香港的民主化具有意义,香港政府不应该因为人数的减少就轻视了民主的呼声。

邓特抗说:“如果你拿七·一游行的人数和其他示威活动比较,我们仍然看到很庞大的群体。民意调查也显示民众对民主化的要求仍然强烈。”

香港政府昨天在游行结束之后发表声明,表示尊重市民游行的权利,政府会认真 聆听和处理市民的诉求,不论人数多少都会重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逾十万人聚集爱丁堡  呼吁八国终止非洲贫穷
抗议G8峰会 10万人示威
蒙特利尔庆祝加拿大第138个生日
爱丁堡游行 教宗吁各国肩负减轻穷国债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