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乐园面临鼠患和人祸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8月13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十三日电)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世界级的“野生动物乐园”,但是现正面临鼠满为患、人为放牧破坏,造成草原退化等生态威胁。

  青海新闻网讯今天报导,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平均海拔四千五百公尺以上。

保护区内的高寒植物生态系统具有典型的高寒草原生态和独特的高原生物物种、多样的自然景观及原始的生态环境,不仅是青藏高原大型有蹄动物的“天然动物园”,更是青藏高原特有植物的天然基因库。

  可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才嘎介绍,目前虽然欣见盗猎减少,藏羚羊种群蓬勃复育,可是,保护区内老鼠泛滥成灾,对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生存带来新威胁。

  以保护区五道梁附近为例,仅约一平方公尺的草地上就可见到十多个老鼠洞,维系保护区脆弱原始生态的草皮遭到高原田鼠和鼠兔啮咬、吞食造成大面积枯死,导致大面积草场出现退化直至沙化。

  才嘎说,高原田鼠在高寒地区的繁殖能力极强,而且“胃口”不小,每只每年食草量至少五十公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面临与鼠“争食”的命运,保护区内的生物链条为此也面临严峻考验。

且大鼠兔等小动物在哺乳动物中处于食物链的最低层,鼠害形成,使得狼的食物条件又有新的改善,可可西里目前狼群数量大增,这对藏羚羊等大中型草食动物和整个生态系统而言,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灾难。

  可可西里管理局曾经试图用招鹰灭鼠等生物措施治理鼠害,然而收效甚微。如果采用毒药灭鼠的办法,却又担心这样会同时给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带来伤害,所以管理局对于保护区内鼠害问题实是一筹莫展。 

  除了鼠患,大量牧民入迁也使得可可西里野生动物分布区域日益缩小。

据保护区管理局的调查统计,目前,已有来自西藏和青海唐古拉乡的五多户牧民进入核心地区,共三百九十多人、三万七千多只羊及七千两百多头犛牛。

  才嘎说,这些迁入的牧户占据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场所和重要的水源区,使得可可西里野生动物分布区域日益缩小。同时,人为饲养的牛、羊在保护区与野犛牛、藏羚羊可能会产生交配行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又会造成高原野生动物物种变化。

相关新闻
WWF:美国气候变迁对策成绩在G8吊车尾
“纯净音乐”麦柯大碟《突围》7月6日发行
台湾六福村野生动物园 驯养棕熊咬死管理员
台森林警察队成军1周年 破获166件不法案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