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原:美“中”在军购案的战略角力

姚中原

标签:

【大纪元8月15日讯】 国内朝野政党近日来,对立法院是否召开临时会,来审议“军购案”一事争议不休,最后决议“不开会”。日本于八月二日公布的2005年版“防卫白皮书”指出,台湾如不有效转换战力,2006年后,中共将取得军事优势。先前美国防部公布的“2005年中国军力报告”内容也特别提及,两岸军力平衡已明显向中共倾斜,但台湾的军购特别预算仍卡在立法院。“军购案”是我国防部依据敌情,做出的专业判断和提议,目的就是充实国防装备,避免两岸军力失衡。然而“军购案”无法排入立法院议程讨论,除了国内政治的纷争原因外,背后也牵涉美国与中共双方的战略对抗。

美国台海政策,实与其全球战略部署、亚太地缘政治演变有密切关系,但不论是面对台湾或是面对中共,基本上还是考量美国自身利益。随着中共军力迅速崛起,两岸军事有失衡趋势,主张“维持现状”的美国,为支援台湾军备,希望台湾“军购案”能早日定案。由于美国深知“台海战争”是美国最容易被卷入的战争,未来不论谁赢,对美国、中共、台湾甚至整个东北亚来说,都必须负出惨烈代价。因此,身为“海上强权”的美国,希望藉台湾与日本牵制“陆上强权”的中共,除不让中共有武力犯台和成为“亚太霸主”机会,又能于台海对峙情况下获得军售利益,这就是美国当前亚太战略目标之一。

对于台湾三项重大军事采购案,从去年至今年审议为止,已遭立法院二十六次否决,不仅我国防部感到忧虑,美方也渐显不耐。此由美国防部负责亚太事务的副次长劳乐斯,去年在美台国防工业会议上批评,台湾若不再强化国防,会变成盟国负债;和今年一月上旬,美国在台协会前理事主席夏馨来台后,直赴立法院拜会王金平院长;二月中旬,美国防部前中国科长石明凯于报上发表,台湾过去军事实力抵抗中共攻击时间,可达数个月或几个星期之久,但现在只剩几天时间可以存活;五月下旬,美国三十三名众议员,联名致函国民党主席连战,要求其支持“军购案”;六月初,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长包道格,邀宴立法院国防立委;以及七月上旬,美国务院亚太副助理国务卿薛瑞褔,刚卸职不久,即到台北访问,并拜会台湾在野党连、宋两位主席等举动,从上述情形,均说明了美国对台湾“军购案”的关切程度。

至于中共的两岸政策,在去年从江泽民手中接下中央军委主席职务后,已由胡锦涛全面主导。由于中共在“祖国统一”任务中,已顺利解决了香港及澳门问题,因此“台湾问题”就成为胡锦涛任内待完成的重大任务之一。中共对美国藉“台湾关系法”持续对台增加军售,并加强“美日军事同盟”及提升“美台日”三边关系的作法,一直不满,也认为这是台湾政府敢一再挑战台海现状的根本原因。因此今年三月中共制定“反分裂法”的举动,以及七月中共解放军少将朱成虎,于北京公开警告的“核武反击美国”言论,都表明了中共“必要时武力解决台湾”和“不容美国介入台湾问题”的统一决心。也因为如此,对能提升台湾军力的军购案,当然是中共不乐见到的现象。

国内智库“两岸交流远景基金会”曾出版专书提及,中共为阻断美国对我军售,会利用“军购案”于立法院延宕未决情势,在美国内大肆宣传,丑化台湾不愿自卫,想搭美国便车形象,激起美国民间对政府施加压力,进而影响对台湾军售的政策。同时,中共也会运用台湾内部所有反军购力量,渲染军购费用会排挤民生、经济、社福等预算,扩大民间舆情反应,进而影响军购案通过。其实近年来,中共以“和平崛起”大战略,来“放眼全球、立足亚太、压制台湾”作法,已发挥极大功效。此从美国防部七月十九日公布的中共军力年度报告,除日本外,不见国际社会强烈的谴责;和七月二十六日“六方会谈”在北京重开,北朝鲜代表表示北韩已准备好放弃核武;以及台湾内部“以和谈代替军购”的声浪出现,种种迹象显示,中共对全球、亚太和台湾的影响力已不可忽视。

总而言之,身处“全球霸权”和“区域霸权”对抗之间的台湾,应体认“国家可以百年无战争,不能一日无战备”,“军购案”不应受任何国家影响或朝野政党只能在“零”、“总”之间做选择。面对中共军事威胁增加,台湾必须有足够自卫能力,如果台湾朝野政党能理性协商达成共识,将“军购案”以“合理方式”、“合理价格”于国会通过,除能展现自我防卫决心及国防自主性外,对台湾民主成果和经济发展的维系,更是最大安全保障。

(作者现任台湾国防部副处长)
(本文为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政府或国防部意见)(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军购案立法院无法过关独派拟抗议
台湾绿营要游行敦促军购过关
反反军购 9.25大游行
新闻透视╱军购案 检视马反共、王本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