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场豪赌 中石油高价下注

标签:

【大纪元8月26日讯】8月22日,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CNPC) 表示,将以41.8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中亚的喀萨克斯坦石油公司 (Petro Kazakhstan)全数股权。近两个月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旗下的公司,两度在海外收购油田的大胆行动,使世界开始关注中国的石油缺口究竟有多严重,中国石油公司的口袋究竟有多深。笔者认为,中国的石油公司正在进行一场拿别人的钱付账的豪赌。

这两次收购的相同特性是,中方的出价都远远高出对手。前一次是由中国海洋石油公司(CNOOC)负责出价,以高出竞争对手雪芙兰石油公司(Chevron)近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优尼科公司(Unocal)的股权。如果不是美国政界以国家安全的理由有意杯葛,恐怕优尼科公司的股东们,现在已经在数着多出来的钞票了。这一次中国方面收购喀萨克石油公司,出价比印度的对手高出16%,轻易压倒对手。这两次收购,给观察者的感觉是,中方似乎对价格的高低并不十分在意,其出手的阔绰程度如同豪赌﹐旨在“抢亲成功”。

中国对进口石油的需求早在1993年就开始,那时中国就已经成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成长与日俱增,这本来是必然也是可以预料的。不过,令人不解的是,雇了庞大智囊团的中共政府,突然间对石油的需求预期完全丧失了准度。

面对成品油供应不足引发的广东等地的“油荒”,政府方面的解释是“私人汽车增长太快,目前天气炎热、正是用油高峰。”私人汽车高速增长不是哪一天突发的意外现象。而且据中国海关对当前广州成品油进出口情况作出的统计发现,广东一边在闹油荒,一边在大量把油卖到境外去。放着国内的市场不做生意,把油卖到境外去获利,这反映了中国国内市场价格的不合理。

分析目前中国的海外收购政策,看不出有什么良好的理论支持。在眼前国内油荒问题严重的背景下,首先应该理顺价格与供求的关系,让定价机制尽快实现市场化,成品油价格能及时地反映国际油价的涨跌,导引国内市场进入良性竞争。而不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取得油田。买了国外油田再出口成品油并不能解决国内的需求。

在中石油宣布收购喀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的第二天,在加拿大上市的喀萨克斯坦石油公司(PKZ.CN)立即劲扬17%(从$55.0加元跳升至$64.6加元)。从被收购公司股票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来看,中石油收购的价格超过了市场的价值。

这些石化公司全部都是国有企业,换言之,他们所花的每一分钱,严格说来都是广大老百姓的财产;一旦高价收购后的效益不彰,到头来付账买单的还是十三亿中国人民。

赌博原本就可能有输有赢。如果今后油价长期维持在每桶60美元以上,也许中石油在本次收购过程中,所额外支付的巨幅成本可以赚得回来,届时少不了各种报刊媒体的采访,企业高管和党政要员们也将频频亮相,夸耀当时的决策有多么伟大、光荣、正确;但是如果油田并没有宣称的那么多油,或者因为世界经济不振而产生对石油需求的下降,难保到时中石油会否因本案而亏损累累。不过即使如此,作为真正股东的中国老百姓,恐怕也只能无可奈何﹐唯一能见到的,大概就是由中宣部出面发个声,下令媒体封口,而当年这些高管和政要们漫天喊价的事件,也将从此湮灭。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石油高价竞购加拿大石油公司
严重油荒 中石油42亿竞购加拿大公司
中国全球寻油 42亿美元并购哈萨克
油价已到顶? 巴菲特要卖中石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