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地铁抽查旅客引发不同反应

标签:

【大纪元9月10日讯】(美国之音记者:韦弗2005年9月10日华盛顿报导)2001年9月11号纽约遭到恐怖份子袭击造成将近3千人丧生,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4年。但是,伦敦列车和公共汽车爆炸事件让人们意识到,纽约目前仍然是不安全的。此外,这些事件还引起了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怎样在不损害美国人民自由的情况下遏制恐怖主义。

纽约已经从4年前的袭击中恢复过来,经济和房地产业繁荣昌盛。住在布鲁克林区大西洋大道的穆斯林移民说,在这座城市居住有安全感,不担心受到歧视。在华盛顿广场公园,人们为了保住一个著名的摇滚乐俱乐部而举行集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觉得,恐怖主义是很遥远的事。巴特利公园和世贸大楼原址只隔一个街区,那里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在享受夏末时光,但他们表示,9/11留下的记忆并没有消失。

*9/11记忆无法消失*

一个男子是这样说的:“我觉得,这座城市已经恢复到一个新的正常状态。我认为,事情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了。我们已经找不到以前那种自由自在、无牵无挂的感觉了。”

一位女士也谈了自己的感受:“你每天照样生活,但肯定比过去谨慎多了。想到过去发生的事,每当你穿过地下隧道或者过桥的时候,过去的事就会浮现在脑海里,你有时总会想起这个事件。”

伦敦袭击事件发生之后,纽约警方开始对进入地铁车站的旅客携带的包进行随机检查。纽约共有460多个地铁站。警方每隔几小时就在不同的地铁站设立检查站,对旅客进行检查,但不根据种族、国籍、性别和年龄等外貌特征来确定检查对象。

不过,假如旅客不愿意让自己的包受到检查,就可以到几个街区以外的车站去。那些主张公民应当享有充份自由权的人士批评说,纽约当局的这种做法违反宪法,因为宪法禁止对不受到怀疑的人进行搜查,而且无法证实这种搜查的确加强了公共安全。这些人士提出,来自中东和南亚的人将会受到更多的检查。

*人权组织不满检查制度*

针对这种检查制度,纽约公民自由联盟向联邦法院提出了诉讼。这个组织的负责人利伯曼说:“纽约人经历了9/11,我们在9/11事件中受到了伤害,9/11这一天和此后的日子都让我们感到恐惧。我们经受过痛苦,不想再有这样的遭遇。我们想要真正的安全,而不想要虚假的、只是让人感觉不错的解决方法,也不想要那种大海捞针式的反恐方式。我们的警察有能力做得比这好的多。”

华尔街日报的社论撰写人拉比诺维茨持不同的观点。她认为,这种维护公民权利的想法实际上保护了9/11恐怖主义分子。她说,即便只对地铁旅客进行部分检查也比不检查好:“每种监视手段都有非常好的效果,这会让人不敢轻举妄动。”

拉比诺维茨说,警察还应当采用“外貌甄别”手段,在确定检查对像时把种族、年龄、性别和其他外貌特征作为考虑因素。

*民众对抽查意见不同*

那么,普通纽约人怎样看待这些安全措施呢?从各类采访对象的反应来看,大多数纽约人反对根据种族来确定检查对象,但对检查旅客提包的措施表示支持。

公园里的一位黑人说: “我觉得,对我们所在的这种环境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在20年前,这不是好事,但我觉得目前需要这样做。”

公园里的一位亚裔女学生说:“我有一个男朋友,他是从一个伊斯兰国家来的,他差不多被检查了3次。”

无论法院做出怎样的判决,过一段时间之后,纽约地铁的检查工作或许就不再像现在这样引人注目了。纽约都市交通管理局8月23号宣布,拨款2亿1千2百万美元委托国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整个纽约交通系统安装高科技监视系统,包括1千多个摄像机、检查可疑包裹的软件以及3千个行动传感器。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胡访白宫受挫 华府研讨胡执政 核威胁
冲浪成为纽省高中新科目
【台湾观点 】 遥远的祝福
纽省NRMA紧急维修服务系统瘫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