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逼近大学生 骄子为何走上绝路

标签:

【大纪元9月16日讯】9月14日晨5时许,一男子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家属楼四层坠楼身亡。经确认后得知,死者是36岁的茅广军,原来是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的研究员。据理论物理研究室人员表示,中科院物理所的博士后,并在法国和日本做过研究员,相当于双料博士后,能够在36岁做到研究员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他却择了跳楼身亡的自绝人生之路。

就在不到一个月之前,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6岁的衡阳籍在读博士生孟懿从研究所教学楼7楼纵身跳下,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孟懿在遗书中,他直陈自己选择跳楼来结束生命的原因是“厌世、精神抑郁”。

据新华网报导,目前中国大陆,在花样年华结束自己生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今年已有15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去年全年为19人;安徽省今年自杀死亡的大学生人数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11人和前年全年的9人。其他各地高校也时有大学生自杀身亡事件发生。

大学生心理危机重重

安徽省教育厅的资料显示:全省高校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后发现,约15%的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同时,几乎每所高校都能从新生中筛查到有自杀倾向者。现在的大学生为什么如此脆弱?

心理学专家指出,现在的孩子表现出的“脆弱”除了与高考指挥棒有关外,来自家庭的压力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但有时家长给孩子的这种压力是无形的,家长也很无奈。现在在校的这些孩子的家长可说是中国最苦难的一代人,他们生长在困难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又遭遇下岗。他们年轻时代的报复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已经不能改变,就把出人头地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大学生走上绝路的诱因

针对大学生自杀现象,心理专家分析后得出结论,恋爱受挫、学业或就业压力过重、不堪忍受身心重病、人际交往困难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崩溃走上绝路的几大诱因。其中沉重的学业和就业压力是造成大学生选择自杀的一个重大诱因。

专家指出,这类大学生做了个心理画像:他们一般比较优秀,成绩较好,但是个性中大多都有完美主义情结。家长、老师以及自我的期望给他们造成了很大压力,他们不允许自己有半点闪失。因为对自己要求太高,心会很累,如果遇到适宜的刺激,就会觉得活着没任何意义了。

而性格孤僻、深陷交流障碍、人际交往困难是大学生自杀另一重大诱因。5月31日,安徽医科大学03级学生李增辉跳楼身亡,就是因为性格内向,不与人沟通,精神抑郁造成的。

如何预防大学生自杀?

安徽省教育厅最近组织高校心理学专家对大学生自杀问题进行了研究,专家们认为,学生在自杀前会经历一个犹豫不决、万分痛苦的阶段,如果这时找到心理咨询机构,咨询人员就可以立刻介入,采取紧急对策,可以有效避免自杀行为的发生。因此应当在高校建立此类机构,有效地为处于危机状态的大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每日退党退团声明精选(9/12)
中山大学新生训练集体爬山
每日退党退团声明精选(9/13)
广东多数大学生患上“电脑综合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