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原住民过年方式 与汉人大异其趣

人气: 143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妍君台北三十日电)农历过年是汉族亲人团聚、除旧布新的重要节日,不过,对台湾原住民而言,过年概念多半与汉人不同;太鲁阁族有“收获祭”、卑南族有“年祭”,阿美族有与祖灵和其他生灵互动的“丰年祭”,布农族除了祈求狩猎丰收的“射耳祭”,还有与汉人过年概念类似的“新年祭”。

布农族的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务委员会法政综合组组长舒拔利.伊斯坦大表示,汉人过年是团聚、休养生息的日子,身为农耕、狩猎民族的布农族人则依据主要农作物─小米的四时节气生长进度调整作息,整地祭、开垦祭、疏苗祭、播种祭、除草祭、驱疫祭、收获祭、进仓祭等各项岁时祭仪因此应运而生。

舒拔利.伊斯坦大说,布农族岁时祭仪中,最盛大的就是每年四月下旬到五月初的“射耳祭”;因为布农族狩猎民族的天性,枪是布农族人的谋生工具与第二生命,祭仪中包括祭枪与类似成年礼的“射耳”仪式。

他指出,射耳仪式由部落中十一、十二岁的儿童,用弓箭射击远在十公尺外的水鹿耳,若射中,代表这名儿童已具备成年人的技术与条件,可加入狩猎队伍。

布农族的“新年祭”则由耆老在空旷的地点拿一块石头丢向天际,丢得愈远,就代表将厄运、不祥之物丢得愈远,为新的一年揭开好的开始,接续隔年的农耕循环;仪式虽简单,但与汉人除旧布新的过年习俗有异曲同工之妙。

原民会秘书封雅君表示,台东卑南族在耶诞节到元旦间举行的年祭,分为少年猴祭、成年男子的大猎祭与全村参与的年祭歌舞。

原民会指出,卑南族传统规定,若族人家中有人过世,丧家须在隔年元月接受祭司与长老驱邪祈福的除丧祭仪式,之后才能参加部落的欢乐庆典;少年猴祭则是卑南族最重要的岁时祭仪,传统仪式是由年满十二岁到十四岁的少年上山抓猴,并将猴子带回部落用箭射杀,训练少年胆识及保卫家园的魄力。

另外,在阿美族传统中,六到八月的捕鱼祭代表年度的终止;秋季举办的“丰年祭”则相当于阿美族新年,从台东地区揭开序幕后依序北上,由各部落自行举行,特色是丰年祭歌的领唱与答唱部分。

阿美族的原民会主委巴奈.母路说,丰年祭的重要性除了具有感染力的热闹歌舞,更配合秋天收割的节令气息,让族人有个洗涤、沉淀灵魂,与祖灵和其他生灵精神互动机会,牵引每位阿美族人(pangcah)回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