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多舛的自由贸易理想(2)

标签:

【大纪元1月4日讯】(美国之音记者:萧洵(年终)2006年1月3日华盛顿报导)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球贸易在向自由化和全面整合的方向艰难行进时也凸显出激烈的冲突和摩擦。各方讨价还价造成的僵持局面使世贸组织香港会议几近失败。此外,地缘政治和贸易鸿沟等因素为全面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增添了许多变数。

*格里斯沃德:贸易国不愿香港会议失败*

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成为各方争取利益最大化的舞台。尽管成员们在农产品等问题上仍然处于胶着状态,但是它们强硬但是并不打算放弃的态度让自由贸易的支持者们暂时松了口气。

美国的智囊机构卡托研究所的国际贸易学者格里斯沃德说,从12月香港会议的气氛可以看出各方仍在努力缩小差距。

他说:“主要贸易国都不愿意看到会议失败。它们知道这个体系可能无法再次消化另一个失败的谈判。我可以说,即便有大量韩国农民在会场外和街头示威,但是谈判也没有因此受到影响。会议中达成的协议也反映出各方希望谈判取得进展的愿望。”

*伯格斯坦:多哈谈判仍面临危险*

尽管格里斯沃德看到韩国农民和其他反全球化人士的示威并没有对谈判气氛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各成员,尤其是工业化国家内部的意见分歧可能比在香港会议期间抗议的声音更有影响力。

美国智囊机构国际经济研究所主任伯格斯坦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贸易不平衡和工作机会外流等问题会在美国和欧盟滋生出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因此,伯格斯坦警告说,多哈回合谈判仍然面临流产的危险。

伯格斯坦说,在已经有149个成员的世贸组织中,比以往更多的成员和利益团体,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成员在各个层面都拥有了否决的权力,这也是多哈回合比从前的多边谈判进展更为艰难的一个因素。

但是伯格斯坦认为,对多哈回合谈判威胁最大的因素其实不在谈判本身,而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经常账的巨大不平衡以及货币失调在美国和欧洲滋生出的危险的保护主义倾向;强烈的反全球化情绪会使几乎所有的贸易争执都步入僵局;还有就是缺乏具有说服力的理由让那些不愿妥协的国家的领导人做出让步。

伯格斯坦看到,诸如美中间的巨额贸易逆差和人民币币值偏低等问题已经在美国国会引发出强烈的政治情绪;而在欧洲,保护主义情绪也迅速地从意大利、法国蔓延到传统上较为自由化的德国。

*莫里奇:发展中国家钻孔子*

因此,一些批评意见认为,发展中国家在钻孔子,只想捞好处但不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国际商业学教授莫里奇就批评说,既然中国、巴西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只想着索取,那么对美国来说,这只是一场愚人的游戏。莫里奇认为,与其在这样不平衡的条件下谈判,还不如干脆放弃多哈回合,重新建立一个自由贸易的起点。

但是代表美国商界利益的美国商会会长多诺霍则在去香港前说,既然有那么多人愿意去那里就会有好处。在此之前,世界银行和一些经济研究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说,全球经济都将从消除贸易壁垒中获益。

*伯格斯坦:各国需共同采取措施*

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伯格斯坦针对自由贸易面临的阻力和情绪开出了这样的药方。他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需要共同采取新的政策步骤。美国应当扩展社会保障系统和再培训计划,以应付反全球化的情绪,同时还应当减少预算赤字和贸易不平衡;欧洲则需要对它的经济进行结构性的改革;而中国、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则应当允许它们的货币升值,并且鼓励提高内需。”

*迈尔斯:发展中国家应解决重要问题*

美国智囊机构传统基金会的贸易学者迈尔斯还强调,要消除这些阻力,发展中国家除了需要开放市场外也应当切实解决一些发达国家所关心的重要问题。

他说:“对于发达国家而言,问题并不仅仅在于农业方面。发达国家也非常关心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发展中国家应当在这些方面做出切实的行动。”

在以后的报导中,我们将讨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到底扮演着崛起的新的领军者还是回避责任的投机者的形象。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抗议香港世贸会议人士延期审讯
何美玥:明年台湾经济一定比今年好
美国与中美洲自贸协定生效 实施进度延宕
中日关系更形恶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