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穆克坚信不同文明可融合

标签:

【大纪元10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琳纽约十四日专电)获得二零零六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土耳其作家帕穆克表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会与冲突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问题,他却坚信不同的文明应可融合,而他个人的生命历程可作为见证。

帕穆克在获知得奖后接受华尔街日报访问,谈他的创作、言论自由与得奖对于文学界的启示。他在二零零五年二月接受瑞士媒体访问时谈到土耳其当局对库德族人的迫害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土耳其境内亚美尼亚人被杀戮的问题,土耳其司法单位对他提出贬低国家认同的控诉。今年年初才撤销告诉。

一九七二年即出版著作的帕穆克目前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全球思维委员会”(Committee on GlobalThought)的学者。他的小说,包括以四百年前的土耳其为背景的“我的名字叫红”(My Name is Red)、“雪” (Snow)及回忆录“伊斯坦堡:记忆和城市”(Istanbul: Memories and the City)。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在美国印行的就有五十五万本。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文学系系主任胡伊森指出,帕穆克的小说引人入胜,因为他把爱情故事、惊悚谋杀案、历史渊源及政治纠葛精密巧妙的结合。他成为土耳其知识份子的标竿,因为他会探究国家的过去也展望未来。

五十四岁的帕穆克在一九八五年到一九八八年之间曾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哥大校长包林格对于帕穆克获奖相当兴奋。他说,一周内宣布的诺贝尔奖得主中有两位和哥大有渊源,实在与有荣焉。七十三岁的哥大政治经济学教授费尔普斯已赢得二零零六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帕穆克指出,在土耳其会看文学作品的多半是学生和知识份子,而且以女性居多,其实全世界各地的小说读者都以女性居多。

他的创作不忌讳探讨种族、国家认同及历史上的错误,虽然让土耳其当局不悦,甚至曾准备将他法办,能成为土耳其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却让他成为土耳其的荣耀。他说,能获此奖,不但对土耳其的作家是项启示,也能鼓舞全球各地身处于言论自由遭到限制国家的作家。

帕穆克透露他目前正在写一本书名是“ Museum ofInnocence” (暂译:无知博物馆)的爱情小说,故事的背景是一九七五年到二十世纪末的伊斯坦堡。过去四年他都在写这本书。他说:得奖不会改变他对小说创作的执著,也不会改变他这个人。

相关新闻
欧洲杯足球赛开幕赛结果 德国大象成功预测
中俄缺席和平峰会 贺锦丽宣布援乌15亿美元
乌克兰和平峰会开幕 100个国家及组织与会
美智库:中共为发展中国家培训未来独裁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