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上百学生省教育厅门口静坐示威

标签:

【大纪元10月7日讯】湖北大学上百名大学生在得知拿不到学籍后,愤怒而激动的学生们冲撞出来,扯碎了棉被,砸毁了宿舍门窗、桌椅,最初只是在校园,之后上百名学生聚集在省教育厅门口静坐示威。

据南方都市报报导,从省教育厅门口静坐回来后的湖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大一学生张新捷说,在他的同学中,在学校警告说“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扰乱政府和学校工作秩序的,学校不予录取”之后,多数人选择沉默。

无独有偶,就在上学期,颇有声望的武汉大学武昌分校外语系的学生因学籍问题,集体罢课,并就高考招生的纠纷与武汉大学对薄公堂。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大四学生小路说,“读了四年书,就要毕业了才知道自己是没有学籍的黑户口。”

2005年9月,一起特大招生诈骗案引起舆论对湖北独立学院的关注。事件的主角是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影视工程学院。“不管你考多少分,都能买一份高考录取通知书,最少花2万,最多花6万。”受骗学生遍及17省市区,涉及金额上亿元。

湖北省公安厅副厅长赵飞介绍说,2005年,公安部门接到的有关招生诈骗案多达20多起。

这批受骗学生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黑大学生”。多数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真实身份,在大学校园里生活了3-4年,这些每年缴纳4000-5000元学费的学生,甚至和校门外行走的路人无异,并没有得到身份的认可。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没有学籍,即便他们完成四年的学业,也拿不到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

这一切,均属学校的高度机密。

一位高校负责人表示,出现“黑大学生”的原因包包括“校方为扩大利润,有意纵容中间商招生,甚至出现部分高校与中介商相勾结骗取考生钱财事例。”主管部门出于追求政绩的考虑,放松管理也是原因之一,同时不排除官商相通,共同谋利的因素。

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创办“国际教育学院”或“国际班”则是投资少见效快回报最高的项目。这些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独立学院,正是在湖北省教育主管部门政策扶持下泛滥的,高考录取的唯一“标准”就是收钱。

据湖北省教育厅统计,仅2004年,湖北省内的独立学院就违规招生1.3万人,都是以所谓预科生,也有很多批次线下,以专本连读、国际学生等名义进校的学生。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就违规招收了8000多名学生。

6月,湖北省政府一次内部会议上,副省长郭生练透露,该省目前有6万余名黑大学生。

湖北工业大学的刘老师透露说,学生最冤,每年上万元的学费不说,还白白耗费了4年的青春。

“黑大学生”之乱

乱象一:国际班

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创办“国际教育学院”或“国际班”是投资少见效快回报最高的项目。某些国际班已经蜕变成“三本分数拿一本毕业证书”的捷径。

一般而言,国际班作为高校盈利的附属品,其具体事务往往交由某教育集团运作,乱象由此而生。

乱象二:预科生

日益膨胀扩张的高校与大学生就业率持续低下形成鲜明对比。越来越多的高考落榜生选择读中职。分不够,先以“预科生”方式进校,再想法取得学籍、文凭。大量的预科生被高职院校迅速囤积。

乱象三:独立学院

引发独立学院违规招生的一个大背景是,办学经费多数靠银行借贷。为了尽快还贷盈利,独立学院往往迫切希望能够立即招生、多招生,即使学校仍然是一个工地,即使招来的学生没有学籍。(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湖北荆州发生抗议警察暴力的学生暴动
湖北大学生反抗  抗议警察暴力
湖北四千余大学生与警察冲突  肇因警察打伤学生
深圳百余人持枪对峙 鸣枪示威伤路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