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南

程晓农德州大学讲演解析中国改革模式

【大纪元11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萧红达拉斯报导)过去的二十多年间,中共在大陆实施经济改革,其经济发展速度一直是世界瞩目的一个焦点,持续高走的经济增长率似乎显示着中国经济的强大,但与此同时其给社会带来的贫富迅速的两极化现象也渐受关注,再加上越来越多社会冲突的出现, 那么,怎样透过各方的信息对中国的经济前景能更清楚地观察?十一月三日,普林斯顿学者、曾为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智库之一的程晓农先生应邀在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UTD)政治系举办的研讨会上讲演,解析中国的改革模式之谜。

研讨会开始于午时在UTD的Green Hall举行,程晓农首先介绍了北京清华大学社会学学者李强于2005年发表的一篇根据中共官方统计数据所描绘的中国社会结构图,学者发现中国目前的社会结构呈现的是倒T字型,而并非大多数国家所拥有的金字塔型或橄榄型。这其中,96.7%的农业人口和55.3%的城市就业人口属于社会底层,而只有 18.2%的城市就业人口是属于社会的中上层。这位学者指出这种现象也反映出了社会中上层与下层之间的紧张关系。

程晓农先生指出,这个分析中并不包括失业者的数据在内,若把失业人口算在内,在社会底层人口占中国人口的90%,这些人就代表那个倒T字型的‘横’,而T字型的‘竖’则代表着一些白领和政治精英(即党政干部和政府任命的企业家)。显而易见,中国经济的发展帮助了政治精英获益但并没有对处于贫困阶层的社会主体的民众有多大的帮助。这种倒大T字型的社会结构就是被普遍认知的社会贫富两极化。其相应的结果就会使社会底层不满越来越大而导致多地区出现小规模的抗议。

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发展并没有使社会的主体受益,也没有减缓社会的紧张呢?

程晓农说,要明白这一点,人们必须对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的发展逻辑有所了解。中国的发展并不是像其它国家的那样真正靠的是国民消费者主体的购买力的增长。由于收入水平差距的拉大和不平等,大部分财富掌握在少部分人的手里。为了维持经济增长,中国政府采取了三个办法:吸引外资,占领越来越大的世界市场;在公共设施和基础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财政投资和银行贷款;并刺激房地产开发的迅速膨胀。这些政策确实支持了经济的增长,帮助了都市的现代化,让外商和外国旅游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印象深刻。但同时所有这些领域也变成了贪官们最为有利可图的生意。

程晓农还指出,政府以“改革”为名,大幅度削减教育、医疗、住宅等方面原有的社会福利,使中低阶层的日常消费购买力大幅度萎缩;而党政官员的铁饭碗、住宅、医疗等福利却原封不动。不仅如此,一些政府官员利用手中掌握的国有资源通过收受外国投资者的贿赂使财富落入其私囊,而社会的主体并没有从改革发展中获得多少的利益。另外,由于大多数外国投资者都在中国建立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导向产业,他们只雇佣无技术的年轻农民,工资极低,结果,外商投资虽然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并没有改善‘国内消费需求不足’这一影响经济正常成长的关键问题。

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瓶颈,程晓农指出五方面的问题是必须要面对的:

1)世界市场不可能无限吸收一个拥有巨大劳动力储备的国家所有出口产品,所以当中国在试图占领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时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冲突就变得不可避免。

2)对城市和基础建设已经过度投资,今后无法再靠它拉动经济增长。

3)已经出现危险的房地产泡沫。

4)中国中、小型企业生存环境艰难。

5)工程技术人员和大学毕业生的高失业率。

在提到目前中国发展中有哪些特征时,程晓农特别指出,中国的高增长反常地伴随着高失业率,特别是国民经济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不但未随经济增长而不断上升,相反却日渐减少。最近甚至出现了一种世界上少有的新的雇佣类别‘working without payment’(工作不拿薪水),许多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大学生为了在城市获得一个工作机会不得不采用这样的办法。另外,还有潜在的银行系统的危机,遍及各个方面的腐败,收入的巨大差距,日益增强的政治控制(表现在媒体、互联网、学术领域、对社会不满的压制和大学里普遍建立的“信息员(即学生特务)”系统等)。

面对这些复杂的局面,程晓农认为,并没有一个简单的途径能轻而易举地走出上述瓶颈,因此社会的紧张与潜在的社会危机使得中共政权很紧张,最近,国内一些学者反思改革的讨论即被中共叫停。从政治方面看,国内一些知识份子认为,出现了明显的向后倒退的迹象。

在这样一个状态下的市场化会带来民主化吗?没有政治改革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改革可能会带来经济的增长但却不是经济的健康发展。程晓农指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并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市场是被成千上万的腐败官员所操控,许多民营企业家认为,与这样的官员‘合作’是最好的做生意的渠道;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外国投资者、商人得改变他们的政治态度以获当权者的青睐;而国内当权者也不断吸纳经济、知识精英来维持他们的权力。程博士说这样的经济政治联盟造成了中国收入、财富的畸形分布,现在看来,社会两极化已经产生,它势必导致日益严重的社会冲突。

程晓农留下三分之一的时间给听众,请与会者提出自己的问题、看法,共同探讨。来参加研讨会的人士都对中国问题比较关注、或是有愿望在此方面多加了解。所以,问题一个接一个,在会上没有机会提问的人在会后还排着队等待与程先生交流。

提到中共的经济发展、政治改革等方面的问题时,亦有人关注中国的人权状况。一位美国学生问:若中国的大学生想去组织政治活动、讨论等,会有什么事情发生?程晓农回答说:“那他就会被送进监狱。”他进一步解释说,因为中共认为一切民间的这些活动都会威胁到其政权,从事这类活动的学生可能会被冠以威胁、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加以处置。在回答此问题时,程先生还提到了中共使用一切手段去监视民众,高科技被中共用来监视民众,当局花大量的资金在城市里建立起录像监控系统,监控街上人们的活动,此外还有电话系统监控、互联网监控系统等等,这就是中共实施的“金盾工程”。

当然,总是有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大陆来美的华人,有两位先生的观点可能颇具代表性:如我们出来多年也曾回国,您提到的一些问题是存在,但我们也看到的是中国进步的方面,人们的生活改善了,生活好了。程晓农说:当我们看一件事情的时候,需要从全方位上看,不能只看到我们身边接触到的局部事情,只有从全局、洪观的角度上看才能看得更清楚、准确,特别是关系到国家政策等方面,要看它是不是对多数人有利。另外,说到人们的生活改善、提高,那么多年,哪个国家、地区不都在提高?

另外,东西观念的碰撞也表现得颇明显,一位大陆来的学生对程晓农先生的观点不满,并要求所有媒体不得报导此次研讨会。程先生平和的表示,他做为一名学者,有权利表达对一件事的看法,做为一名认真、严谨的学者,更有责任讲出真实的情况。在美国,言论自由是基本的权利,学校里学生可以对总统、政党提出意见、不满,没有人会说这学生是不爱国的。根本的问题是我们要把党和国分开。

恰恰也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另一留学生,站起来说:我也是UTD的学生,感谢程先生的讲演,现在应该是更多的人明白了,听说有一千五百万华人已退出中共了,我在会场拍了照并会写报导给学校的报纸。

程晓农先生的夫人,著名经济学家何清琏女士也一直在会场,不时与一些人交谈。

参议研讨会的杨女士是一大公司的电脑工程师,她说:“我对经济方面是外行,今天是慕名而来,受益良多,最让我感慨的是程晓农先生儒雅之风,何清琏女士婉约之貌,及二人温和待人的态度、风范,他们能站出来四处演讲,我想他们不是为的自己,是为了大家,为了这个国家,我能体会到他们对别人的关爱之心,这可能是我们很多人都缺少的、或已经失去的,只希望他们以后能多出来与各界朋友交流。”(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