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外资报告 看出玄机

人气: 2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孟伦/专题报导

“快,外资调升某股票的投资评等,可以进场搭外资顺风车吗?”“怎么办?外资看坏台股,是不是要出脱手中持股了?”受到近年来外资大举买超台股影响,很多投资人喜欢把“外资报告”当作“股市明牌”,不过,外资报告琳琅满目、种类繁多,投资人除必须先了解、搞懂这些外资报告的真正意涵外,还需多看多比较,才能降低投资股市风险。

须掌握三大要点

所谓的“外资报告”,就是外资券商研究部门分析师提供给外资法人的研究报告,用以做为买卖依据。外资报告学问不少,市场上有人甚至会以外资报告内容作为炒股题材,如果不了解个中玄机,或没有仔细判断而贸然跟进,届时,惨遭套牢或亏损机会就非常大。以下是外资券商交易室主管建议投资人,外资报告必须掌握的三大要点:

一、解读投资评等的意义:

有时可以听到某些投顾老师或股市名嘴,以╳╳外资券商“推荐”或“喊进”某档个股,建议投资人赶快买进;但必须注意,这可能只是某外资分析师的“既有看法”而已,也就是说,该档个股原来的投资评等就已经是买进(buy ),并没有改变。

简单来说,除非外资分析师改变“投资评等”,例如“调降”或“调升”,如果评等相同未变,意义根本就不大。此外,每家外资券商的投资评等用语不太一样,等级也不尽相同,总归来说,可分类为买进、持有、卖出三个等级。

一位外资交易室主管透露,如果某档股票投资评等从“买进”调降为“持有”,这种调降动作其实意味着,差不多要出脱持股了,并非真的要投资人继续再抱这档股票。尤其在多头行情时,如果被调降为持有,意义和卖出几乎是相同的。

二、多比较其他外资报告:

因为外资券商不是只有一、两家而已,如果只有一家外资报告调降评等,不能过度解读整个外资圈都看空,还要再观察其他几家的看法。

国内规模较大的驻台外资券商约有十家左右,如果某档个股在短时间内被三、四家外资券商调降评等,通常会引起外资的连锁效应而卖出。

三、目标价仅供参考:

许多个股外资报告除列出投资评等外,还有目标价,但投资人如果照外资目标价来买卖进出股票,往往会事与愿违。这是因为,外资券商内部都有规范,若要将投资评等调高,前提是这档股票未来必须要达到一定幅度上涨空间,有的是10%、有的是15%;当有一位外资分析师预估这档个股可以买进,在他调升评等的同时,目标价也得被迫调整一定幅度。

换言之,为了让投资评等可以调升,外资分析师也只能按照公司规定,将目标价拉高。先前,某些外资对某些个股的目标价就订出天价,就是这个原因。因此,建议投资人应把目标价当作参考用,以免得投资失利。

外资操作 放长线、不做小

记者王孟伦/特稿

投资人想要搭外资顺风车,就必须先了解外资布局台股的特性,相较于国内法人或散户,外资买卖台股有两大特色:第一是“看长不看短”,就是大都以长线操作为主,不急杀或急买;第二是“买权值不买小型股”,以避免风险、追求稳定报酬获利;因此,想要挑中小型股的投资人,从外资这边是无法找到投资明牌的。

“看长不看短”

首先,外资法人布局台股,是根据在全球各地拥有庞大研究分析团队的外资券商,这些来自不同区域的国际级分析师团队,其强项在于对总体经济的基本面,以及公司获利能力研究。由于外资向来重视企业财报透明度与经营团队绩效,并非随波逐流、听信小道消息、频繁杀进杀出。因此,“看长不看短”成了外资操作布局股市一大特色。

外资惯于长期性投资,除非公司状况不好或产业出现问题,才会有出脱动作;换言之,相较于国内法人或主力散户,外资买进的股票,筹码面确实相对稳定。

一位外资券商分析师说,常常有媒体喜欢询问,为何外资今天买超或卖超?其实,单日或三、四个交易日的买卖超动作,对长线布局的外资来说,并不具有太大的意义,至少要从单周或单月进出动作,才能看出外资真正的动向。

“买大不买小”

“买大不买小”是外资布局台股另一特色,因为海外投资人无法时时盯着台股大盘,也没能力掌握个股最新动态,如果市值太小的股票,一旦发生问题,就可能无法出脱;权值股的股本大、流通性高,财报资讯揭露详尽,为了避免风险,外资基金经理人都会选择高权值股来投资,尤其是各产业的龙头股。

过去一些中小型股票在台股市场翻扬大涨之际,外资仍然兴致缺缺,宁愿继续盯着权值股动向。因为对外资来说,投资权值股以外的个股,无疑将自己陷入资讯不足的高风险中;也就是说,选择稳健获利的投资标的,远比高风险的中小型股来得更重要。

理性与稳健操作致胜

“政治风险”是不是外资布局台股的重要考量依据?综观外资券商主管和分析师的说法,根据这几年经验法则,台股在面临非经济面的政治风险时,若股价出现下挫,往往是最好的买点。

从2004年以来,国内几次重大政治冲突而出现指数重挫时,外资往往会领先国内投资人,先进场抢便宜;此外,在野党和媒体不断唱衰、看坏台湾经济之际,外资反而勇往直前,大举买超台股,“理性”、“稳健操作”使得外资能够在台股市场成功获利。

外资券商 不等于外资法人

记者王孟伦/特稿

投资人应该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某外资券商明明看好并喊进某档个股,但外资自己却反而杀出,是不是故意在坑杀国内散户?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外资券商”是负责向“外资法人”(国际机构法人 )推荐股票,实际买卖股票的是外资法人,两者是不同的体系;因此,外资券商的投资建议,并不能与外资法人布局台股完全划上等号。

◎“外资券商”并非“外资法人”

许多投资人仔细研读外资券商发布的外资报告,事后却发现,外资实际进出结果,竟与外资报告完全不符合;其实,只要搞懂“外资券商”和“外资法人”两者不同,就可以理解。

所谓“外资券商”,是负责推荐国际海外法人客户下单、买进卖出股票的桥梁,又称为“sell side”。例如:摩根士丹利、美林证券、瑞银证券和高盛证券等皆是,外资券商分析师固定提供外资报告,作为外资法人投资台股的依据。

“外资法人”则是海外资产管理公司或国际机构法人,才是实际买卖台股者,一般又称作“buy side”;他们是外资券商的客户,每天看到外资买超或卖超有多少金额,就是由他们向外资券商下单进出台股。

◎外资法人不一定照报告操作

外资法人在外资券商的下单方向,与建议报告未必会相符,因为外资报告仅是参考依据,外资法人买不买账,仍有其考量。例如:去年受到新台币升值影响,吸引大批外资法人将资金涌入台股、大买电子权值股;当时外资券商对电子股持空头态度,却挡不住外资法人加码台股的意愿。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