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名学者就《冰点》问题致信党中央

人气 1

【大纪元2月18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采访报导)《冰点》周刊一月二十四号被停刊,十三位原《冰点》知名作者星期五以联名发表致中共中央政治局诸常委公开信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政府处理方式的不同意见。

《中国青年报》下属《冰点》被停刊所引发的广泛讨论和关注三个星期后仍然处在“沸点”。在公开信上签名的是学者崔卫平、丁东,付国涌,贺卫方,郝建,刘晓峰,马少华,秦晖、章诒和和朱学勤;编辑童大焕、赵牧以及北京律师江晓阳。

在公开信上签名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对记者解释了他与其他十二位元学者发表公开信的目的。

贺卫方:“对于目前中国言论自由的处境表达一种担忧,言论自由也是中国宪法所保障的权利,现在不但得不到保障,还经常的受到打压,这样会对社会发展、社会稳定、人权保护这些价值造成危害,所以我们表达一个明确的立场。”

中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开信表示,这种自由也包括“人们发表错误言论的权利”;有关党政部门对《冰点》周刊的处理是“超越宪法和法律”违法行为。

已经被撤职调到中国青年报新闻研究所的原《冰点》副主编卢跃刚就部分作者的公开信表示—

卢跃刚:“他们根据这个事件做出自己的判断,我觉得是很正当的。”

针对《冰点》计划三月一号复刊能否能秉承周刊“就是说几句真话”的风格这个问题,卢跃刚表示,现在还难以下定论。

卢跃刚:我们知道一份报纸能否保持一贯的风格,是需要一段时间来检验的,因为以后无论谁来办,他们都会按他们的理解来办,但这个理解是否能为读者所接受,那是另外的问题。所以《冰点》未来走向如何?现在还不能断然做决定。

中国北京知名持不同政见者刘晓波星期五在一篇相关文章中表示,复刊之后的《冰点》之壳还在,但《冰点》之魂已空,十有八九将变成行尸走肉。

卢跃刚认为,要办好《冰点》,编辑记者要有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伦理。

卢跃刚:“职业操守和伦理是我们办《冰点》唯一可遵循的东西,这也是我们能赢得读者和作者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把新闻的操守和伦理做为我们的目标,因为这是普世的标准。”

文豪鲁迅曾说,中国人一直生活在“瞒”和“骗”当中。不知鲁迅所说“瞒”和“骗”是不是被瞒被骗,但中国官方却一直要求新闻要做好党的喉舌。说道新闻从业人员的职责,贺卫方教授如下表示—

贺卫方:“新闻自由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就是能够展现社会存在的各个问题,能够使有关的决策单位的相关人员能及时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如同美国的新闻学者普利策说的,新闻是一个社会的瞭望者。”

普利策在将记者比作船头的瞭望者前加了一个假设条件:“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国会就古狗、雅虎与中共当局合作举行听证会
袁伟时文章:中国跟日本一样歪曲史实
冰点复刊两主编被撤 知情人忧面目全非
冰点周刊复刊 主编副主编被免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