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学家鉴别耳垢基因

标签:

【大纪元2月2日讯】耳垢有干湿两种类型,日本科学家发现了决定耳垢类型的基因。

据纽约时报报导,这项发表于自然子刊(Nature Genetics)的研究指出,湿型耳垢多见于非洲和欧洲, 那里97%以上的人的耳垢是湿型的,东亚人的耳垢多为干型,南亚和中亚人的耳垢半为干型,半为湿型。通过对有干型和湿型耳垢的日本人的DNA的分析,科学家能够鉴别决定耳垢类型的基因。

由长崎大学(Nagasaki University)吉浦(Koh ichiro Yoshiura)博士带领的研究小组对全世界33个种族的基因进行了研究。湿型耳垢在非洲和欧洲非常普遍, 它很可能在50000年前现代人类离开非洲之前就在那里了。

据研究人员推测,干型耳垢晚些时候源于北亚的什么地方, 因为接受测试的中国北方的汉族人和韩国人的耳垢基本上都是干型的。干型耳垢在南亚不太普遍,大概是北部干型耳垢基因与南亚湿型耳垢基因联姻的结果。在美国印第安人中干型耳垢很普遍,这给印第安人的祖先是15000年前从西伯利亚横跨白令海峡移居到美洲的说法提供了又一基因证据。

研究称,影响耳垢的基因,ABC(ATP-binding cassette)基因家族的C11基因, 和其他三个基因位于一条长长的DNA链上,这条DNA链很少因人而异。通常而言,DNA链保持稳定说明它的适应性非常强,能从众多同类中脱颖而出。

不过,除了挡灰尘、防昆虫进入耳朵之外,耳垢似乎别无他用,更不用说耳垢的类型对人体的影响了。吉浦的研究小组提出,耳垢基因之所以存在到今天,是因为它在出汗时扮演的角色。

耳垢的类型和腋窝的气味有关联, 比如,有干型耳垢的东亚人出汗较少,很少或基本没有体味,而在湿型耳垢普遍的非洲和欧洲,人们出汗较多,体味较重。

自然子刊的编辑阿克辛顿(Myles Axton)说, 物竞天择的论证没有说服他。 他认为新基因可以随着人口的迁移出现, 那干型耳垢基因可以随着人口流动遍布世界。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护耳小常识
护耳小常识 人气 6
积垢三十年智障生重听
瑞典研发高效便宜可充电锌电池 弥补锂电池缺点
哈勃揭示NGC 2005球状星团为宇宙化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