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闻

中国大学校园怪现象—“赖校一族”

【大纪元3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于国香港十四日电)中国大学近年出现一种怪异现象,穷人读书难,富人有书却不读。培养一名大学生成本是西部贫困农民三十五年的纯收入,但城市内有些大学生却严重浪费资源,完成四年学业不就业也不升学,并向父母伸手拿生活费,成为校园的“赖校一族”。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高校学府不难发现“赖校一族”,据香港“太阳报”报导,在北京一知名高校就读的阿伟(化名),是一名典型的“赖校精”,他为了逃避就业困难的现实问题和等女朋友一起毕业,毕业两年多仍“赖死不走”。

阿伟说,爸妈每月工资总和大概人民币四千多元,这个数目不算多也不算少。我们的日子过得还算舒坦。毕业时,我骗父母要留在学校复习半年等考研究生,但两年多来,我仍是个本科毕业生,每月从家里拿七百元做生活费。

报导说,学校生活成本低,成为赖校一族的避风塘。阿伟每月靠父母给的七百元,住在学弟的寝室,不用交房租,上网不用交费,食堂饭菜便宜,学校运动设施齐全,网路资源丰富,还可以经常上校园论坛的BBS ,每天上网下载两部电影来看,有时到图书馆看书,傍晚到篮球场与朋友打球。学校人际关系简单,没有那么多利益瓜葛,这种单纯的生活使阿伟两年来游手好闲。

在上海读大学的阿哲,父亲经营建筑生意,生活条件优越,是个超级摇滚乐迷。大四时,他和几个朋友组织了一支乐队,毕业后不考研究生也不找工作,在学校租了个床位,每天和乐队成员出入各种表演场所。

对于校园赖校生的现象,专家指出,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对学校过分依恋,主因是心理品质较差。对于他们而言,学校就像个躲风避雨的地方,一旦在社会上遇到困难,就会想到学校,久而久之就产生依赖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