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加拿大的第一个家®(二)

戴黎 撰文 辛笛 摄影

标签: ,

【大纪元3月2日讯】(前文讲到作者一家人住了一段时间的地下室和公寓后打算买房,漫无目的地看了几处房后,开始谈论买哪里的合适。)

首先根据经济实力,房价定在20万左右,这似乎没有多少余地。这个价格只有Condo Apartment或者Condo Townhouse。位置呢,没有定死,原则上是在401以北,404以东,Hwy 7以南这一片,即E5,E7,E11,N10,N11五个区域,我们基本上不考虑什么名校不明校的,因为教育好小孩关键靠自己,学校的好坏只做参考。至于房龄,加拿大的房子大多是木结构的,我们倾向于越年轻越好。因为在中国大陆,80年代后期的房子都已经没法看了,不但外表趋于破败,各种设施也开始出问题,有的已经成了危房,想起小的时候住的房子是“解放”前盖的,当时都60多年了,真结实,也不知用的什么新技术。听说前几年那块地方搞什么风景区,给人铲倒时,还费不少劲。

为了尽快找到房子,少占用时间,除了Marco在帮我们找之外,太太自己在网站上自己找。找到合适的也告诉Marco,经纪能查到更详细的资料。积攒到5-6処,Marco就开车领我们转一圈。看房时,大多数主人都不在家,经纪有权领着客户进去看,看完所好门就完事了。还有一种形式叫做Open House,可以随便进去看,但不太多。看过之后,选择最中意的,查出我们上下班和孩子上学的路线、里程,然后实地跑一跑看看。看房过程中跟Marco学了不少知识。他告诉我们换窗是最贵的,每个窗的窗框上都写着生产年代,是用模具压上去的,改不了。Marco还告诉我们各种外墙、地板材料的优劣,各种暖炉的区别。每処房子的缺点Marco也如实告诉我们,幸亏这样,不然很多我们看不出来。看到他尽心尽力的样子,不禁让我想起了在中国大陆认识的经纪,他明着告诉我说:“我们这一行就是两头骗。”那人还有句口头语曰:“人不坏还叫人?”两边还真是不太一样。

后来我发现,除了房子本身之外,我们最重视的还是交通,它关系到成本、安全、效率。我们放弃在Steeles以北买房。如果在该区域买房,首先2部车是免不了的,风险和成本都会增加不少,后来油价大涨才发现当时的决定多么英明。第二,该区域只有404和407两条高速公路。404在上下班高峰时段拥挤不堪且位置偏西。407是收费的,我倒不是反对收费,也不是说价格不合理,只是超出我们的承受能力。另外,York Region的公共交通系统远不如TTC方便,尽管TTC老涨价。(未完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我在加拿大的第一个家®(一)
投顾建议可开始布局非美元资产
信义联勤土地 3月初再标售  为房市景气指标
日本政府调高经济评估到复苏 日股基金看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