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改卖冰 水果变黄金

人气 9
标签:

【大纪元4月1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高照芬/专题报导

5年前被人倒债近200万元,这个挫折改变了张家毓的一生,也开启了她“水果变黄金”的创业之路。

当时还在新闻媒体服务的张家毓,竟被人倒了近200万元的债,一心一意想把钱要回来的她,单身远赴澳门和债主谈判,债主告诉她回台湾后,会将钱汇过来,她竟信以为真,至今却是一毛钱都没还。

张家毓表示,创立“鲜果球”港式果汁冰品专卖店,是一个生命中的意外,她当时被债务所逼,想要兼差多赚点钱,左思右想开什么店才好呢?有一天,她看到报纸介绍港式果汁冰品,五颜六色的新鲜水果球吸引了她,于是把报纸读了一遍又一遍;接着亲赴澳门、香港8家冰品店实地考察,回台之后,改良成为台湾人喜欢的口味,就在2001年的9月,在松山路541巷前摆起小摊子,开卖港式果汁冰品。

张家毓说,其实她刚开始连冰沙怎么打、西米露怎么做、水果如何保鲜,完全都不会,但一步一脚印地“边做边学”,慢慢累积经验;现在如果问她水果要如何保存,她则是滔滔不绝地告诉消费者。

张家毓在松山路的小摊子,历经3次搬迁,从松山路、迪化街到归绥街,一直到最后找到高峰百货的店面,才正式以定点贩卖,可是好景不常,高峰百货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她咬牙苦撑,自己用发电机发电,在原址又卖了1年。

如今张家毓在敦化南路觅妥店面,贩卖港式果汁冰品,并设立加盟总部,将“鲜果球”标志注册登记,建立适合台湾人口味的港式果汁、冰品王国,而且还完了债务,还拥有1家直营店、9家加盟店,其中1家加盟店更是漂洋过海开到马来西亚去;她认为,转业并不可怕,只要认清自已的方向,努力不懈,“水果也可以变黄金”。

小摊子起家 打开加盟之路

谈起创业,张家毓说:“那真是一条艰辛之路”,她的鲜果球港式果汁冰品加盟体系发展快速,如今加盟店比直营店开得更多,真是当初始料未及的。

张家毓强调,打开加盟体系的通路,可说是无心插柳,由于她是以小摊子起家,为了扩充营业额,就将自己研发的港式果汁冰品,依附在一位友人的网站上卖,期能招揽更多的生意,没想到却吸引了同好说要加盟;她回忆,第1次接到加盟者的电话时,有一点轻飘飘的感觉,连加盟合约书要如何打都不会,还好有一位读法律系的友人帮忙订法律合约书,解除她的窘境。

结果合约写好了,她心想可以大功告成,仔细将加盟条款仔细看了一遍,觉得文意上没有问题,却没有想到合约书上竟然没有日期,第1个加盟店问她怎么没有日期,她只好承认自己的疏失,赶紧将日期补进去。

鲜果球港式果汁冰品走向加盟系统,让张家毓觉得十分有成就感,不论是走路、睡觉、开车都在想,要如何让加盟发展得更好。为防止“鲜果球”商标遭人冒用,不但向主管机关申请公司登记,并且为商标、文字、图样都申请专利,同时为使加盟体系更完备,只要世贸中心举办加盟展,她都会亲自去参加,搜集资料,参考他人的经验及加盟条件。

记者芒果冰 叫好又叫座

张家毓的港式果汁冰品专卖店中,有几道冰品、冷饮与“记者”有关,她曾担任媒体记者10余年,店里的“记者极品咖啡”、“记者芒果冰”都是叫好又叫座的商品,除了是她自己喜欢吃,取名为“记者”,也有怀念意味。

张家毓说,“记者咖啡”、“记者芒果冰”的灵感是源自于一位退职国代。有一次,她上美容院洗头,翻阅旧杂志,看到一个退职的国代卖起西瓜汁,取名叫“国代西瓜汁”,这位国代对于自己的职业转换一点都不以为意,反而起劲的卖起西瓜汁,让她印象深刻。

想想自己尽管在报社服务10余年,历经报禁解除后最风光的时刻,但面对生涯转换,也要以平常心看待,所以就把当记者时最喜欢喝的咖啡端上台面以飨顾客。

张家毓说,出来创业的压力比当记者更大,因为商品好不好吃,消费者最知道,加盟店的技术传授、商圈评估,也花费好多时间。因此,她奉劝有意开店创业的后进,抗压性一定要强,要不畏挫折、勇往直前,才能踏出创业的第一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阿哲说故事】再有钱也是一张床、三餐饭
一圆老板梦 北县府提供身障者创业补助
叶菊兰率首长参观华陶窑汲取绿美化创业经验
男生卖保养品医生卖鱼  网路成功创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